时迁物换,革故鼎新。时隔12年重新回到国权路的志达书店,和曾经的自己、和其他大学书店,都太不一样了。
它很现代,甚至带着未来感;它又很传统,执着于成为书与人的连结。
疫情来临前,校园周边的街道清静下来,可志达书店里还热闹着。“原来图书是这样分类上架的”“这本书我家也有”“这些书都打折吗”“我们能看会儿书吗”,几位小学生正在接受培训。他们来自复旦附小,也是志达书店“小小店长体验日”的志愿者。
图说:寒假里的小小店长体验活动新民晚报记者易蓉摄
在志达书店,活动从来不停。特殊时期,书店用直播方式继续“正本读经典”的公益直播课,还针对疫情策划“学习抗疫”活动,邀请复旦大学的教授分别从心理学、新闻传播学、哲学、文学等角度讲解疫情。
重新开业近两年的时间里,每周3-4场的读者见面、新书发布、名师名作家沙龙等活动和大家见面,吸引了周边社区、全上海甚至长三角远道而来的大小读者,以各种方式走进这间实体书店。
图说:志达书店的近期直播活动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志达书店的沙龙空间就像一个小型演播室,所有讲座沙龙都会进行直播和录制,免费让无法来到现场的读者观看。“几乎所有活动都是和书相关的,我们希望利用书这个节点,在碎片化信息的时代进行纵深的尝试,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学习方式,慢慢营造一种文化生态。”创始人罗红说。
除了摄像头、二维码,“无人化”之余,志达依然是书店,或者说,两间书店。如同书店外观犹如一本打开的书,书店大门隔开两个不同的空间——亲子类、休闲类的通识书铺满四壁的白色书架,开放而包容;另一边的书架,则在深色空间里曲径通幽,引领大家在文史哲学书中探寻深深秘境。
这样的设计也藏着罗红的心思——希望不同人群都能够在书店或书店的活动里找到兴趣点,鼓励亲子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能够因为书,或书里的知识,找到共同的话题和心灵的共鸣。
“我心中的未来是什么样?或许就是这样。”罗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