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浦镇瓦屑老街上有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平房。每到周末,三年级的孙亦阳和小伙伴就会穿过老街来到这间不起眼的小房子里练习书法。"酒香不怕巷子深",原来宣道同在这里办了个学生书法兴趣班。
宣道同今年82岁,自号"八二老人",1995年退休前,他曾是一位小学老师。头发已经花白、眼睛也看不清楚的他,这样的周末课堂,已经坚持了22年。
对学生慷慨对自己抠
宣道同的小教室虽然不大,但是空调、饮水器、书桌、书柜等家具一应俱全。"兴趣班刚开办的时候,我把办公室当作教室,后来教室搬迁到文化站、育才学校,最后没地方了,只能安排在家里面。"2006年,他自掏腰包把家中一隅改造成了适合练字的小教室。
"宣老师,我家里没宣纸啦。"孙亦阳告诉宣道同。宣道同立马从书柜里拿出一叠宣纸,装在袋子里递给孙亦阳。每年,宣道同花上万元采购字帖、笔墨纸砚,学生练书法的纸笔用完了就可以找他拿新的。22年来他从不收学费,很长一段时间每人每年只收50元杂费采办些宣纸毛笔,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杂费也免了。50元的杂费根本不够采买笔墨纸砚,家长们实在看不下去,"强烈要求"宣老师多收一点钱。宣道同就"意思意思"每人收200元。
宣道同对学生很慷慨,但对自己有点抠。他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中学生字帖》,纸张已泛黄。"这本字帖陪了我20来年,还能用,舍不得扔,有新学生来就教这上面的柳体字。"
两天教学两天备课
因为是公益班,宣道同的书法兴趣班成为了假期里众多家长的首选,远在金桥、惠南镇的家长也带着孩子慕名而来。
现在限于身体状况,宣道同只带了14个学生,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他还是分了两个半天来教学。周末上课前,他会花两天时间备课。"宣老师批改我们的字时喜欢画圈圈。一个圈表示不错,两个圈是优秀。"孙亦阳指着他的练习簿说,"他只会鼓励我们,从来不会责备我们。"批改完作业后,宣道同在学生的练习簿上,用铅笔一笔一画写下新的示范字例,他说:"这个范字不能马虎,勾拉提点的写法都体现在上面。"每个周六下午和周日上午,他按课程表把学生的"大字练习簿""中字练习簿"和钢笔练习本摆在桌子上,等待学生们的到来。"一周大约有四天半的时间在忙书法兴趣班的事,很忙但也很充实。"
"你教书来我研墨"
"我能坚持到现在,还有很重要的一个人,就是我的夫人。"宣道同说。每次上课前,他的夫人程湘玉便会烧好一壶水,将一大摞毛笔放在温水中泡开,并细心地在每个砚台里倒上一点墨汁。每次送走学生后,她将毛笔洗净风干,再把小教室打扫一番。
但这样举案齐眉的日子却很难再有了。2016年,程湘玉突发脑溢血,宣道同在医院、家中一直陪伴着夫人,从未停过的书法兴趣班也停办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程湘玉的情况稍许好了一点,宣道同又重新开始教学生写字。"她现在不能像从前一样帮我泡笔倒墨汁了,我也很难受。虽然她躺在床上,还是不忘继续鼓励我。只要我还有气力,我会继续教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