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云游览”正成为游客们一瞥城市风光的途径之一。近日,蜻蜓FM与高德地图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联合推出的音频节目《城市文化地图》在双平台同时首发上线。首批节目包含六座城市,表演艺术家王刚、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主持人华少、作家叶兆言、作家朱文颖、历史学者谭伯牛这六位“土著”文化名人,纷纷化身“云导游”,一一讲述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最负盛名的10至20个景区。
图片由蜻蜓FM提供
其中,上海文化地图的讲述者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钱文忠对这座既大气又市井、中西融汇的城市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基于大量史料,讲述外滩建筑的来龙去脉,呈现老场坊从一个屠宰场华丽转身为文化中心的转型之路。一个地标为何会如此变化?而它又是怎样地影响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塑造?在上海的《城市文化地图》都能找到答案。
在这幅上海的文化地图中,钱文忠挑选了外滩、南京路、陆家嘴、大世界、田子坊、新天地等近20个景点。关于景点的筛选,他自述是一个“痛苦、遗憾、无奈、不舍的过程”。“相对于‘取’,‘舍’更令我们印象深刻。”钱文忠说,“‘上海’实在太丰富了。作为上海人,这个活动对我有天然的吸引力。说句也许是自不量力的话,这也是某种责任。向大家叙说、介绍、赞美自己的家乡、自己选择安家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人类的本性。我自然概莫能外。”钱文忠潜心佛学研究三十余年,对上海的寺庙也了如指掌。听众也可以在节目中探寻静安寺、龙华寺、玉佛寺的历史奥秘。
蜻蜓FM副总裁陈强表示,从线上内容收听到景区导览服务,此次与高德地图携手推出的《城市文化地图》,是蜻蜓FM深入探索景区+音频模式、布局全场景生态之后,结合地理位置所做的一次场景化内容服务升级。“各地的文化大咖将用特有的风格、新鲜的角度来讲解一座城的著名景点和热门地标,用人文知识和奇闻趣事,带领听众重新发现城市内涵。”
附:对话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
上观新闻:能否谈谈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印象以及对“海派”二字的理解?
钱文忠: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了。不过,大概所有的回答都可以分为“繁”、“简”两版。“繁”版就是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会有自己的答案,纷繁复杂,各有其说,众口难调;无法归纳,其实也没有必要归纳。“简”版则相当一致:“海派”与上海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其核心精神是兼容并包、与时俱进、低调平实、契约规则、个人空间、独特审美等等。
上观新闻:此次录制城市文化地图,从外滩、南京路、陆家嘴到城隍庙、大世界,这些“景点”是如何被挑选出来的?
钱文忠: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痛苦、遗憾、无奈、不舍的代名词。相对与“取”,“舍”更令我们印象深刻。“上海”实在太丰富了。这是综合取舍的结果。主要依据是它们的“代表性”。我只想以“海派文化”的方式,向听众介绍。可是,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我希望将来还有其他机会可以弥补。
上观新闻:您特别提到了城隍庙和豫园。
钱文忠:到上海旅游的朋友很少有说没去过豫园和城隍庙的。在大家心目当中,这好像是一个整体。实际上豫园是豫园,城隍庙是城隍庙,只不过这两个地方挨着,所以大家通常就一起去参观了,久而久之大家形成一个观念,就把它们连为一体了。这不仅是到上海来旅游的朋友们会形成这么一个印象。很多老上海人脑海当中有时候也就是这么认为的。
上海城隍庙,上海人一般叫老城隍庙,不大叫上海城隍庙。它是上海道教正一派的主要道观。明朝永乐年间由当时的知县张守约将金山神庙改建,而形成了城隍庙。历史上的城隍庙屡毁屡建,有战乱有各种各样原因。所以今天咱们看到的城隍庙是1926年修建的。
豫园就在城隍庙的隔壁,它是非常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然在豫园里边发生过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1853年上海有过小刀会事件,其中的点春堂,就是小刀会的指挥部。豫园里边有好多非常珍贵的文物,称它为文物,也完全没问题,称它为名胜也没问题。
上观新闻:您如何理解“上海文化品牌”?
钱文忠: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品牌”,以此标举、传承、弘扬、转化自己的城市精神。我个人认为,在认识、发掘、实现“文化品牌”的市场价值的同时,我们对“文化品牌”的文化、精神、审美价值必须有一份特殊的、格外的尊重、理解、体悟,乃至敬畏。“文化品牌”终究不是一般意思上的商业品牌,它的形成难如积土成山,它的损伤易如激水冲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