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传真

|

活动公告栏

|

悦读之美

|

传统文化

|

海派文化

|

文明广角

|

报送平台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稿件
跨越时间展现上海城市文化
2017年6月6日 16:10

  今年是《关于本市风貌保护道路(街巷)规划管理的若干意见》颁布10周年。在上海,有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分布在全市9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以它们跨越时间的魅力展现着上海多元丰富的城市文化。

  人们普遍认识到,在都市更新的同时不能丢弃往日的痕迹,因为那些街道、建筑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印痕、人文情怀和生活点滴。在人类城市发展史上,对于协调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和都市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各国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城市的经验值得借鉴。

  踩着百年前的石子路漫步城市的今与昔

  凡是去英国,约克总是必到的城市。古城墙、古街巷、博物馆、大教堂,约克处处展示着历史,而历史又与现在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正是因为今与昔的交融,约克才能成为英国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旅游城市。近年来,约克多次击败欧洲的百余个城市,当选为年度欧洲旅游城市。

  漫长的历史给约克留下了无数的历史遗产,使约克成为一个天然的历史博物馆。而约克古城保护的,不是僵死的几个景点,也不是死气沉沉、圈围起来的老建筑,更多的是生机勃勃的古城古街。

  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那些临近约克大教堂的古代小巷,这些百年前建造的石头街如今还供人行走往来。小巷大多是鹅卵石铺砌的行人街道,仍然沿袭古代的习惯,使用“Gate”为街名。读一读那些街道的名字,游客们便可以“望文生义”,猜想当年街道的模样,比如石头街、下彼得街、铜街等等。石头街早在维京人占领约克之前就已存在。今天仍保留了许多中古时代的房屋,它们没有为城市商业的扩展“让路”,反而作为城市最佳的商业名片,组成了约克购物区的主要街道。

  在这些有着中古风情的迷人街道中,最具历史意义的街道就数肉铺街了。这条保存完好的中古街道实际上就是屠户街,房屋二三层都有向外突出的骑楼,二楼比一楼凸出,三楼比二楼凸出,呈阶梯状。越往顶楼,街道两旁边的房间就越接近。之所以建成这样,是因为需要楼上突出的地方悬挂出售的猪肉,利于通风,不易变质。今天的“肉铺街”,仍如其旧,基本保留原貌,有着鱼市、肉铺、面包店、打铁铺等老店。

  要知道,这些历史风貌的保留也曾经历过艰难的斗争。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老街巷、老建筑一度被视作发展道路上的负担,因为它们需要高昂的维修保护费用、可以使用的面积又有限。但是,民间力量的觉醒和团结给了老城“生机”。

  1877年,威廉·莫里斯和约翰·拉斯金创建了“古建筑保护协会”,把全英范围内有志于保护古建筑的热心人士组织起来,发动更大的保护力量。今天,英国的各种保护历史遗产的组织更是不计其数,仅全国性的就有古迹协会、不列颠考古委员会、英国历史保护信托组织、建筑遗产基金会等。通过热心人士和民间组织的努力,英国古城古街古迹的保护更多是一种民间共同的意愿,而不仅仅是政府行为。

  但是,政府层面的立法却是使受保护的街道、建筑重焕新生的重要保证。1882年,英国国会通过了《历史古迹保护法》;1953年,英国又公布了《历史建筑和古迹法》;1967年的《城市文明法》,则对保护历史建筑景观有了更加具体、科学保护方法的规定和要求。此外,英国以职权分明的三级行政管理体系来完善从立法到管理的各项决策,也是其历史风貌保护成功的“秘诀”之一。

  拒绝平庸一条街体现一座城市的气质

  作为法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巴黎拥有丰富悠久的历史性建筑、艺术、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无疑是城市的宝贵财富,但同时也对现代都市的发展方式提出了思考。

  为了做好城市保护与更新,巴黎市政府将重点落在了城市局部街区的改造工作上,也就是重新改造建设新的现代城市街区中心,同时完整地保留一些城市街区原有的传统风貌。他们认为,对历史街道、建筑历史风貌的保护不只限于单纯地维护其建筑艺术环境,而是要积极地就其各种功能要求进行综合规划。

  在巴黎“大刀阔斧”的行动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香榭丽舍大街的“变身”。

  很少有一条城市中的街道能像香榭丽舍大街那样有极高的声望和魅力。作为巴黎的象征之一,几乎每个重大节日和庆典都与香榭丽舍大街有关,各种节庆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从传统意义来说,香榭丽舍大街并不是一条纯粹的商业街,它最初是一条供人们散步休息的宽敞林荫道。20世纪60年代后,商业的急剧发展开始吞噬这条大街的每一寸土地,过去曾经辉煌的名店渐渐撤出大街,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快餐店。大街的商业发展几乎覆盖了其他所有功能,门面的维修、广告牌的架设都使这条著名大街的面貌愈显平庸,加上拥挤的人流和街边停满的车辆,香榭丽舍大街渐渐失去其应有的气质。

  这些变化促使时任巴黎市长希拉克开始推行香榭丽舍大街的复兴计划,旨在恢复“世界最美的散步场”的盛名。从协和广场到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长2.1公里,由东向西笔直延伸,地铁1号线从大街的地下穿过。改造工程涉及的是从香榭丽舍大圆盘到凯旋门长1.15公里的西侧路段。为了恢复建筑立面的面貌,政府部门牵头,对广告和店招的设置以及搭建露台的方式制订了严格的新规定。同时,委托专家学者对建筑立面的改造方式进行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为大街街区制定一个建筑、城市和自然风景遗产保护区,以加强对建筑改造的管理。另外,还将沿街的6幢建筑列入历史建筑补充名单,以便未来更多的保护跟进。

  经过改造,香榭丽舍不再是一条丧失特色的平庸的商业街,重新成为了人们心中代表着法国气质的独特街道。

  值得一提的是,像香榭丽舍大街改造工程这样的重大计划中,国家建筑与规划师作为专家组成员,意见举足轻重。他们作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员,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负有特殊使命,负责“保护地段”和“建筑、城市与景观遗产保护区”的管理规章的实施,对每一个个案做出评估。在项目审批中,他们有很大的否决权,可以从专家的角度出发,对被保护地区中的拆除和建设活动进行调控。

  历史的神秘和魅力不能被扔掉

  在全球范围内,经济的快速增长都对城市提出更新和重新开发的要求,不可避免地导致具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历史区域,逐渐被高层办公区域、购物中心、酒店和其他现代建筑所破坏或取代。新加坡也不例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土地短缺的问题在新加坡城市中心区、商业活动的心脏地带,显得更加尖锐。历史区域面临着一系列共同问题:土地所有权零碎、传统建筑结构破旧、传统贸易衰落等。

  于是,这类破旧商业建筑占据的衰落区,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被逐渐拆除,让路于现代化高层建筑。但是,唐人街等历史街区除了有着重要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以外,还能展现民族群体的社区生活,因此得以“幸免”。

  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政府意识到其蕴含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坦言称:“我们在致力于建立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的同时,那些很好地体现于老建筑、传统活动及熙攘热闹的街头活动等之上的东方神秘与魅力也被我们扔掉了”。因此,政府开始对这些历史街区和民族活动进行保护。

  第一步是保留并恢复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然后是改善总体的物质环境,适当引入新特色以进一步提升历史街区的独特性。接着,以新活动来巩固该地区特色,保留并提升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最后,让公共和私人部门都参与到保护计划的开展中。

  新加坡唐人街的操作模式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作,偏重对老建筑的修复。为鼓励私人企业介入遗产保护,政府还制定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提供了关于建筑修复的详尽指引。此外,对历史区域的修复并不是一次性行为,没有落入形式大于经营、疏于后期管理的窠臼,而是不断根据城市发展、区域内部的经营状况进行持续的开发和调整。

  可以看出,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对其具有特色文化的历史街道进行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尽管有着不同的背景、动机和对策,但是其中的内核是类似的——一座有记忆、有温度的人文城市,方是现代之城。

选稿:梅雅莉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