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古装的孩子们在表演24节气诗词朗诵 记者 胡晓芒 摄
1月7日下午,上海市图书馆前的知识广场人头攒动,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定向赛正以这里为起点举行。选手们4人一组,走过大隐书局、土山湾博物馆、上海电影博物馆、徐光启纪念馆、张乐平故居等文化场所,最后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为终点。比赛不以速度为衡量指标,而是通过线上答题、线下体验,决出"名闻遐迩——最佳人气奖"、"翰墨流香——最佳作品奖"和"锦衣华裳——最佳服饰奖"。
行走在队伍中,你可能会恍惚时光的流转。"又月汉舞团"队以平时难得一见的汉服装扮亮相,朱红色绣花斗篷、明制鹅黄色竖领袄、藏青色齐腰绣花褶裙等搭配同色系的发带和精致的妆容,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衡山四才子"队则每人手执一把折扇,每到一个打卡地点都会吟哦几句。还有"五味子"、"国学新知"、"衿天"、"关关雎鸠"等队名,无不体现着参赛选手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从市图出发,选手们要经过4个必打卡地点和2个选打卡地点,每个地点都要队员完成指定任务并合影才算过关。不少队伍选择先到第一个必打卡地点、淮海中路1801号的"幽篁里"古琴艺术中心。队长扫一扫工作人员手中的二维码,在手机上答题正确才能获取下一关的任务。"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幢花园式砖木结构洋房里别有洞天,选手们在一楼的古琴教室里尝试着拨动琴弦,在二楼的凉亭感受幽幽怀古之情,不少人心中因此萌生了学古琴的想法。
在满溢茶香的大隐书局武康大楼店,3位古人装扮的工作人员,在书香中踱步,每看到一组参赛队伍进来,就会幽幽吟上两句诗。笔墨纸砚早已在另一个房间备好,只有选手辨出唐代诗人的诗句,才能来到这里挥毫泼墨,参选"翰墨流香——最佳作品奖"。工作人员在墨宝上盖上两枚印章后,选手们立即前往下一站土山湾博物馆。这里的任务是剪纸,数位非遗传承人坐镇,选手们跟着大师学习剪纸,剪刀上下翻飞,镂空花瓶和两串鞭炮就跃然纸上,让人不得不感叹非遗技艺的神奇。
一个多小时后,已有队伍开始抵达终点市群艺馆,这里正围绕二十四节气进行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每个完成定向赛的选手都会获得一枚金光闪闪的奖牌,并领取一张徐汇"艺启传承"民俗手造集市体验券。一字排开的展位中不乏非遗项目,瓷刻工艺、木刻油印年历、丝网印刷匠人都来到了现场,还有一些展位可以学做马赛克玻璃瓶贴画,用橡皮章印一枚古朴藏书票,用金属丝和图钉缠绕一幅抽象作品,十几项有趣的手工艺体验让观众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