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传真

|

活动公告栏

|

悦读之美

|

传统文化

|

海派文化

|

文明广角

|

报送平台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稿件
非遗跨界上抖音 “江南丝竹”火了
2020年6月15日 09:45

  31.2万点赞数稳居榜首,超过第二名2万余票——在上海市“非遗在社区”示范项目网络推选活动中,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元宵行街会”从2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而且,四平路街道还是全市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两项候选项目的街道,另一项市级非遗“江南丝竹”也在网络票选中排名第13,生动彰显非遗保护在四平社区的活力和生命力。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南丝竹”市级传承人、大学教授阮弘玩了一把跨界,带着老老少少一批社区丝竹爱好者,走上抖音,为非遗传承“直播带货”,让更多网友了解、喜爱非遗,成为传承非遗的新鲜血液,改变目前非遗普遍面临的传承困境。

  

  图说:四平路街道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培育传承梯队。(四平路街道供图下同)

  四平路街道拥有两项市级非遗“元宵行街会”“江南丝竹”和两项区级非遗项目“瓷刻”“海派布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元宵行街会”是在四平社区诞生和培育的特色项目,其发端、成长的历程对于非遗传承具有相当的可借鉴性。

  早在明代,四平社区当时所在的村庄就有正月轮流设祭、正月十五挂灯猜谜、鱼龙共舞的祈福传统。在本世纪初,四平路街道一些社区文化团队自发利用苏家屯路这一“上海市十大景观街”的独特优势,在正月十五这天设点表演,很受欢迎。街道因势利导,2005年举办了首次元宵行街活动,并延续至今。

  到了近几年,“元宵行街会”更是声势浩大,不仅有行街表演,旁边的抚顺路上还有猜灯谜、弄堂九子游戏、非遗集市等参与性极强的展示活动,特别是2017、2018年的元宵灯会,更是吸引了各区市民逾万人次纷至沓来。一副立体动态的闹元宵民俗文化画卷在四平社区徐徐展开,流传甚远。

  

  图说:同济大学留学生一起参与元宵节行街表演共同传承社区非遗。

  “元宵行街会”这项非遗具有四平社区“原创”性质,“江南丝竹”则是不折不扣的代代传承。为把核心团队近70岁的平均年龄降下来,四平路街道文化中心积极推动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特别是利用辖区大中小学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在同济大学、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等校园中培养梯队,并计划走出四平社区,面向全市开展培训,培养更多后备军。对于两项区级非遗,一方面将“海派布艺”与同济大学创意设计资源嫁接,另一方面则对仅有唯一一名传承人且其年事已高的“瓷刻”,积极发掘和培育接班人,不让这项技艺失传。

  为推动非遗传承,四平路街道动作不断。继去年底举办上海市江南丝竹项目保护传承基地创建工作动员大会暨上海市“四平杯”江南丝竹进校园中小学生邀请展演活动后,今年,还将改造升级非遗展厅,对非遗进行动态化展示和数字化保存,既让非遗成果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市民面前,也能更好地留存、发扬非遗资料。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传承,这些更接地气、更“时髦”的方式,将让非遗的生命力更加勃发。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