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5月开始,公安交警部门试点用于抓拍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和行人闯红灯的“电子警察”设备,并于今年1月中旬开始试点采用“电子警察”非现场执法模式和处罚流程。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本市“电子警察”已累计有效抓拍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13127起。
一万多起被抓拍
以往的“电子警察”只是针对机动车,随着交通大整治的持续推进,广大市民群众关于“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问题多,需要严整”的呼声越来越高,公安交警部门从2017年5月开始,陆续在黄浦、徐汇、静安、普陀、长宁、虹口等区试点安装了9套用于抓拍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和行人闯红灯的“电子警察”设备,并于今年1月中旬开始试点采用“电子警察”非现场执法模式和处罚流程。根据交警总队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本市“电子警察”已累计有效抓拍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13127起。其中,非机动车闯红灯1527起、非机动车逆向行驶6157起、行人闯红灯5443起,并通过挂号信、短信、“上海交警”APP等方式进行了违法告知。
此次公布了一批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和行人闯红灯的违法行为,非机动车方面,长宁区威宁路新渔路,非机动车驾驶人戴某被抓拍到5次违法行为,主要是闯红灯;普陀区金沙江路中山北路,非机动车驾驶人张某同样有5次被抓拍到的违法行为,主要是逆向行驶;普陀区武宁路长寿路,非机动车驾驶人陈某被抓拍到4次交通违法行为,主要是逆向行驶。而行人违法方面,黄浦区淮海中路成都南路、西藏南路陆家浜路,静安区共和新路永兴路、南京西路常德路,徐汇区淮海中路襄阳南路等处抓拍到了多名闯红灯的行人。
告知无果交警将上门处理
虽然累计被抓拍的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达到了13127起,但已接受处罚的仅有2660起。其中,当事人通过“上海交警”APP处理1555起(非机动车728起、行人827起),占处罚数的58.5%;主动前往公安交警违法审理“窗口”处理1105起(非机动车397起,行人708起),占处罚数的41.5%。
据公安交警违法审理“窗口”民警介绍,来处理的市民都是收到违法通知后主动前来处理的,有部分市民经过处罚后表示要抓紧改正交通“陋习”,尤其是闯红灯行为,既对自己不安全,也对别人不安全,还影响着正常守法“开车一族”的心理感受。
公安交警部门将在前期对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行为进行试点公示公告的基础上,继续争取公益媒体支持,扩大公示公告范围和频率,督促当事人主动接受处理,市民朋友也可通过手机下载“上海交警”APP主动查询和处理自己的违法行为。对多次违法且拒不接受处理的当事人,在违法告知无果的情况下,公安交警部门将通过上门告知、上门处理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处罚的落实率。同时,交警总队将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征信部门支持,探索将非机动车、行人多次严重交通违法信息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交警总队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结合交通大整治的整体推进,还将进一步推进“电子警察”查处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的布局,逐步在外环线内关键路口与郊区中心城主要路口加大覆盖面,通过科技手段继续对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进行整治,改善广大市民群众的交通出行环境。同时,继续加强现场执法力度,通过“现场执法+电子警察”等手段,对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进行“全覆盖、零容忍”的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