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政府发布《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提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据悉,国务院食安委办公室最近已经组成由相关专家参加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开赴上海进行“明查暗访”,检验上海申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中期评估成绩是否合格。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品牌意义非同一般,但如果能持续性地发挥出品牌背后的效应,意义更大于创建本身。食品安全本身是观察城市治理水平的一块样板。如上海《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所言,未来五年要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每一道防线,建立与特大型现代城市相符合的食品药品安全现代制度治理体系,让上海成为全国食品药品最安全、消费最放心的城市之一。显然,建立制度化治理、机制性运作、聚焦及体现市民的满意度,才是创建动因、价值所向。
首先,治理体系的重构创新,要注重体现政府及监管部门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为民谋福祉的价值取向。食品安全就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石,关系到千家万户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是党和政府必须高度关注并且需要全力首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应当建起“党政同责”机制。我们不仅要将食品安全列入各级党委与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做出重点部署,并要形成常态化研判评估、预警式管理,及出现重大事项后即时解决的制度治理模式。
上海前期探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需要进一步转化、强化与细化,包括弄清成因,分析漏洞查找责任,亡羊补牢之举措,第一时间向社会与市民通报相关内容,比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责任,各级监管部门及监管人员的监管责任,本次事项的追责对象、追责形式、责任确定、追责程序等。同时,食品安全也应列入各级领导绩效考核内容,包括执法人员,直接关乎其个人升贬与荣辱,以此严把食品安全底线。
第二,食品安全监管的创新,要注重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与百姓日常生活内容相结合。落实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就要因地制宜地找问题、补短板,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与归结点。当前一是从织造“天网”着手,加强信息化技术的保障。以食品安全信息化公共平台方式,全面展示食品许可、日常监管、监督抽检、稽查办案、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等功能;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移动监管信息手段,自动记录检查的时间和检查地点,实现检查过程有记录、可追溯,能现场即时查询相关信息,增大实时监控措施有效性。二是从构筑“天眼”着力,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商品、重点对象的掌控,比如全覆盖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等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以及配送中心、大卖场等流通企业,学校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等餐饮单位的视频监控,促使食品安全实时监控措施落实到位。三是强化企业“天职”着眼,落实食品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比如推进企业自检实验室的建设、鼓励指导大型批发企业、集贸市场建立自检实验室,让市民对食品安全看得见、摸得着、吃得准。
第三,食品安全城市评估的创新,要注重以城市宜居水平、人们幸福指数持续提高为指向。本届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旗帜鲜明,国务院在已全面清理了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后,还创设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足见此项工作的特殊重要性。z如何科学创建指标及创新评估方法,不仅对食品安全监管理念、制度和方式创新的一次重要机遇,也是对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实践途径,更是对加快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实现方式的一种全新探索。为此,对创建工作不可急功近利,不可对创建品牌急于求成,将立足点放在实现了国家战略意图上,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主线,重在对全国的引领作用上,重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链的制度创新上,重在上海市民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