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首页

|

专题首页

|

最新报道

|

媒体聚焦

|

嘉宾观点

|

精彩图集

|

历届回顾

|

精彩视频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稿件
34个城市加入的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是什么组织?
2018年4月14日 13:06

  长三角经济协调会再迎新成员。

  4月12、13日,在衢州举行的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第十八次市长联席会议,吸纳安徽的铜陵、安庆、池州、宣城四城加入。成立于1997年的长三角经济协调会,至此会员城市达34城,包括江浙沪全境,和9座安徽城市。

  长三角经济协调会,这一长三角实质性合作的起源,自成立以来,有效助力了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而在历史上,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有过三次扩容,其自身的进化与发展,也如一座碑石,见证了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之路。

  此前三次扩容

  长三角经济协调会(以下简称“协调会”)的前身,是1992年15个城市协作部门主任自发倡议的联席会议制度。

  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从一个老词中窥见:周末工程师——在上海院校、研究所、国企工作的工程师,每逢周末,就穿梭于周边县市,为大批中小企业带去了技术和理念。

  市场的活力正深入经济的每个角落,但人们发现,行政的藩篱却常常难以逾越。

  1992年至1996年,长三角地区15城协作办主任自发通过会议形式,架起沟通的桥梁。但直到升格为市长级的联席会议,实质性的合作才得以展开。

  比如,1997年在扬州召开的第一届长三角经济协调会上,确定了旅游和商贸两大专题。这之后,上海联华、农工商等大型超市得以迅速向长三角地区扩张。

  舟山市协作办原主任叶国祥曾向媒体回忆,商贸合作盘活了合作城市闲置的房产,救活了一些亏损商业企业,增加了就业渠道,还通过吸纳当地农副产品进入超市,增加了农民收入。

  2003年,协调会首次扩容,新成员台州加入,也能说明协调会当时的热度。据上观新闻报道,当时台州政府的工作人员,一一敲开了各个专家的房门,只为推介自己的城市。

  “协调会的成立,确实有利于打破地方市场分割,推动区域的市场整合和一体化发展。”在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学良写道。

  张学良等人测算了2010年以前的数据,发现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可以使地区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8%,且这种效应呈现出随时间逐渐增强的趋势。

  2010年,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扩容提速,合肥、盐城、马鞍山、金华、淮安、衢州等6城入围。2013年,徐州、芜湖、滁州、淮南、丽水、温州、宿迁、连云港等8城加入。

  至此,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扩容至30座城市,其所含范围,也已超越地理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进入“泛长三角”的层面。

  见证历史的碑石

  随着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协调会召开的频率也在提高。

  2004年举办的第五次会议上,协调会常设联络处改建为协调会办公室,设于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同时明确市长联席会议由两年一次改为一年一次。

  而从专题内容看,长三角协调会会员城市的合作,也由政策层面渐渐过渡到制度层面,进入整体联动的阶段。

  譬如,2004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五次会议上,启动了城市间的规划对接,主要是交通规划,旅游专题的内容则是设置区域主要旅游景点道路交通指引标示。

  随着合作的深入,长三角城市间的联动不再限于起初的经济产业、商贸合作,开始涉及环境、法规、技术等各个领域。从另一角度看,长三角经济协调会21年间定期的召开,也如一座不断拔起的碑石,见证了长三角城市群走向世界的道路。

  譬如,2009年,第十次协调会的主题是“用好世博机遇、放大世博效应,推进长三角城市群科学发展”,2010年十一次会议主题是“高铁时代的长三角城市合作”,历史味均浓重。

  而到了2015年的第十五次会议,主题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共推长三角城市新型城镇化”,2016年第十六次会议主题“‘互联网+’长三角城市合作与发展”等,也无不体现了长三角努力抓住新机遇的姿态。

  今年4月12日和13日,在浙江衢州举行的第18次市长联席会议,主题为“建设大花园,迈入新时代——协同打造绿色美丽长三角”。

  有媒体即分析指出,经济上协作互助与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互补协同该如何做好,或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长三角城市群面临的重要课题。

  众多桥梁中的一座

  4月12日,在浙江衢州召开的第十八次会议中,长三角经济协调会迎来第四次扩容,安徽的铜陵、安庆、池州、宣城四城正式加入,成员增长至34个。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安徽四城,均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范围之中。

  据《中国经济周刊》,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于2016年6月印发的这份规划,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清晰定调“长三角城市群”——“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这一国家规划中,“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范围覆盖26城,包括铜陵、安庆、池州、宣城安徽四城。随着这四座城市的加入,“长三角城市群”26城也已全部进入长三角经济协调会。

  时间回到2010年,长三角经济协调会大幅扩容,吸纳了6个新成员,安徽城市首次进入。而在这之前的2008年9月,同样面世了一份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首次在中央文件写入了“泛长三角”。

  事实上,尽管源于自下而上的合作,但公开资料显示,早在1997年第一届协调会召开之际,长三角经济协调会即在目标定位中明确了与国家区域发展的契合。

  二十多年来,随着更多桥梁的搭建,协调会的角色也在悄然转变。

  目前,长三角联席会议有多个层次,包括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等。最重要的决策层即“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省(市)委书记、省(市)长出席。

  据澎湃新闻此前研究发现,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最初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提议设立,首次座谈会2005年底在杭州召开。

  延承十余年,至今这个会议仍是长三角一体化最强劲的推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上海市委书记李强透露,今年上半年,将在上海举办下一次长三角主要领导人座谈会。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问题,最终其实就是区域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问题,”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尚武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如今的长三角,更迫切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张尚武认为,长三角正从高速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到了不得不一体化的时候,“需要在体制平台上形成面向未来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建立更有效的沟通、协商、解决具体的问题的机制。”

  长三角正在用行动迎接挑战——就在前段时间,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上海挂牌成立,澎湃新闻探访了解到,来自三省一市的人员正忙着编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属于长三角的时间正加紧到来。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周航 实习生 朱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