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评选,全市法院通过自荐与组织推荐,在4000多名青年干警中产生461名初步人选。接着,各家法院通过差额评选,推选1名本院候选人,参加全市法院“十佳青年”评选会。评选会前,上海高院团委官方微信“庭前独角兽”还为此次评选活动设置了微信投票环节。截止目前,有近40万人参与投票。
2016年起,上海高院每两年举办一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评选。此次上海法院“十佳青年”评选以“奋斗为本、追求卓越”为宗旨,不仅是上海法院青年风采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上海法院队伍建设成果的一次深入检阅。
十佳青年
我喜爱唐人李中的诗句“朴素偕前哲,馨香越搢绅”,它传达了一种“素者至美”的真理。扎根派出法庭的七年,我学着褪去浮躁与功利,让自己深深植根于地而绽放云端,感受着朴素至简带来的力量。
我在别人眼中是一个“跟得上时代”的人,能适应改变,在法院多个岗位都做得有声有色,遇到新问题能调研出成果,又赶上司改革红利成为首批从法官助理入额的法官,但是今天站在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拥有的,并不仅仅是专业或者荣誉,我更想传递的是一种力量,一种让我能从容站在这里的力量。
对于每一名法院人来说,公平从正义不是高悬于远方的理想,公平正义就在我们脚下。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
一百年前,清华国学院导师梁启超在面对国家变革维新时发出“饮冰十年、难凉热血”的慷慨话语。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应当抱有这样一种家国情怀,它将启迪我们思考、指引我们前行,促使我们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业绩。
曾经汪洋大海切断陆地,语言差异阻隔沟通,如今海上运输联通各国,科技发展让地球变成村落,“做一名国际化中国海事法官”是我的梦想。而梦想的实现需要靠不懈的奋斗。吾当抓紧练就高强本领,高质量审理每起案件,努力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为中国海事审判事业奉献青春。
十年法院路,是一个个优秀的集体和团队,让我成长。前四年多在金山法院,执行庭贴过“条子”,业务庭办过案子,研究室“爬”过格子。那里,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学生成长为一个思考社会责任的法院人。
作为一个法律人,能与法结缘,本身就是件特别美好的事,我始终相信,选择了法官职业,就是幸运地站在了离维护公平正义最近的距离,你的目光是真真切切地关注着社会、关照着人。而这份幸运值得我全力以赴。以法律人的智慧和情怀,与时代发展共鸣共振。社会担当——这就是法官职业的高光时刻。
想象中的法庭本应是百人开道全体鞠躬,我们身披法袍走路带风,而现实中的法庭是嘈杂甚至撕心裂肺的,我们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就被电话叫去了。但在我心中,法官的优雅,是盛世太平中的从容不迫,更是一地鸡毛里的处乱不惊。
这是我的微信昵称,叫“掘呀掘,小波”。很多人问过我,你“掘呀掘”挖什么呢,这么辛苦?其实,“掘呀掘”是我自己对法官的英语单词“Judge”的音译。我以一种较为含蓄的方式,表明我的身份——法官。挺喜欢“掘呀掘”这个词,自带一种孜孜不倦的感觉。
作为目前徐汇法院最年轻的中层干部,我有这份使命,带领怀揣法治理想的青年们一同成长。我有责任为曾经或现在正奋战在行政岗位的同仁们传递属于我们的声音和力量——为着同一个法治梦,我们一起努力!
法官的侠骨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