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火锅店工作人员透露:“大多数火锅店里的蟹肉棒都不是自制的,基本从市场进货,如果是纯蟹肉做的,吃的人少,做起来麻烦,容易坏,而且成本也太高了。撒尿牛丸也是如此。要吃有牛肉的,有手打牛肉丸,但是价格就不一样了。撒尿牛丸一份18元12个,手打牛肉丸32元10个。”
蟹肉棒里没有蟹肉,那我吃的是什么?
其实,这类含肉量很少或者没有原料肉但吃起来又和原料肉口感、味道差不多的丸子,有一个专属名词——仿生食品。仿生食品是通过加工技术手段,模拟天然食品的营养、风味或形状制成的食品,也叫做人造食品。目前,食品工业中应用最多的仿生食品是仿生海洋食品和仿生肉制品。仿生海洋食品通过混合使用的原料和特殊的香味物质的添加,可以弥补天然海洋食品某些方面的营养缺乏,使之营养更加丰富,风味更佳;最后,由于廉价的原材料价格,较低的成本,深受消费者喜爱。
海洋仿生食品一般有以下几种:仿生虾样制品、仿生鱼籽制品、人造鱼翅制品、人造蟹籽制品、仿生墨鱼制品和仿生海参制品等。仿生海洋食品加工的辅料很多,主要包括淀粉、植物蛋白、植物胶、调味料和色素等。其中,淀粉、植物蛋白和植物胶类生物大分子物质主要提供仿生海洋食品以适宜的质地结构,如胶凝性、组织性和粘弹性等。此外,也有报道利用海藻酸钠和魔芋精粉加工仿生海洋食品,但此类仿生海洋食品由于缺乏蛋白质,在营养性方面略逊一筹。
可以看到该品牌蟹肉棒的配料表中最主要原料是鱼糜,接着是水、淀粉、蛋清、植物油、白砂糖、食盐和食品添加剂(增味剂、食用香精、辣椒红)。仿生海洋食品一般属于预调理的食品,存放环境是冷冻。而在长期冷冻过程中,食品品质会下降,因而还需要放一些稳定剂和食用胶,来保持口感和色泽。稳定剂和食用胶则是用淀粉制成的。目前国内还有一个与海鲜丸子相关的标准SC/T3701-2003《冻鱼糜制品标准》,适用于以冷冻鱼糜、鱼肉、虾肉、墨鱼肉、贝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并在小于等于-18℃低温条件下贮藏和流通的鱼糜制品,包括冻鱼丸、鱼糕、虾丸、虾饼、墨鱼丸、墨鱼饼、贝肉丸、模拟扇贝柱和模拟蟹肉等。包括系列产品的感官、冻品外观和色泽、肉质和滋味的检验标准。其中模拟蟹肉,要求淀粉含量/(%)≤10,且有蟹肉特有的鲜味,但没有提及包装名称和成分要求。
蟹味棒、仿蟹风味,是打擦边球吗?
某蟹籽宝在名称后括号内标注仿蟹风味包馅鱼丸。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要求,以动、植物食物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作,用以模仿其他生物的个体、器官、组织等特征的食品,应当在名称前冠以“人造”“仿”或者“素”等字样,并标注该食品真实属性的分类(类属)名称。不过,根据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要求,食品标签不应直接或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误导消费者将购买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
市场上卖的肉丸有什么行业标准吗?
鉴于目前市场上肉丸的质量参差不齐,含肉量70%的叫肉丸,含肉量10%甚至不足10%的也叫肉丸,还有的把不含肉的亦称“肉丸”。含鸡肉、猪肉为主原料的也叫“牛肉丸”。“肉丸无肉,做肉丸的不吃肉丸”现象的存在,严重扰乱了“肉丸”的市场。从2011年11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肉丸》,根据含肉量,对肉丸进行了分级,特级肉丸含肉量不低于65%、优级肉丸含肉量不低于55%、普通级肉丸含肉量不低于45%,也就是说,凡是称为“肉丸”的产品,含肉量应在45%以上。对肉丸的原辅料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从源头保证肉丸的质量;明确了肉丸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但是还会有些无良商家将无肉或含少量肉的“肉丸”冒充真正的肉丸高价销售。所以,您在选购肉丸时一定要注意外包装上的信息,除了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外,尤其要注意查看配料表。
仿生食品既没营养又不安全?
其实,仿生食品并非完全没有营养也并不一定不安全。仿生肉制品大多是用大豆蛋白加淀粉混合挤压而成,口感跟肉类差不多,而大豆本身是高蛋白食物,它可以为仿生食品提供与肉类媲美的蛋白质。而与真正的肉类相比,这种仿生肉制品的脂肪含量却低很多,用适量的仿生食品替代部分肉类,不仅可以“解馋”,还可以减少脂肪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