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媒体聚焦

|

涉外服务

|

居村顾问

|

公证服务

|

人民调解

|

社区矫正

|

队伍风采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稿件
首届进博会法律论坛 倾听中外律师谈合作
2018年11月7日 15:51

  11月6日上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法律论坛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顺利举办。本次论坛以“进口促进、法律合作”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法律界知名专家学者、商界、企业界嘉宾出席论坛,共同探讨法律合作在进口促进中的重要作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朱国宏、上海市法学会会长崔亚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卢鹏起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在论坛的研讨环节,霍金路伟上海代表处合伙人麦安吉(Andrew McGinty)由市司法局推荐作为自贸区中外律所联营的外方律师代表参加论坛并发言。麦安吉介绍了将外国技术引入中国市场所要面临的法律挑战,并就如何应对挑战、提高中国作为技术出口目的地的吸引力提供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上海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际进口博览会律师服务团副团长徐珊珊在论坛上作主题为《贸易战中的法律问题与企业进出口合规》的主旨发言,详细分析了贸易战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通过案例介绍总结出对企业进出口合规的意见与建议。

  律师是进博会举办期间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进博会法律服务的提供者,中、外双方的律师对进博会期间的律师法律服务有哪些看法和感受呢?

  会后,参会专家接受小编采访。


  小编:律师服务团在进博会期间提供哪些法律服务?律师服务团的人员构成如何?

  徐珊珊:律师服务团主要在进博会期间提供三大类共17项法律服务,一是与会展直接相关的法律服务;二是包括海关、反倾销、货物买卖等领域在内的贸易相关法律服务;三是涉及劳动法、知识产权、商业领域刑事犯罪等法律方面的咨询与服务。服务形式以线上线下同时进行为主,不仅在会展场馆内设有法律服务中心,还开设手机APP软件,安排专业律师值班提供线上法律服务。

  本次律师服务团由涉外法律服务团和法律服务支援团两部分组成,合计41名律师。前者由24名入选司法部涉外法律人才库的律师组成,后者由17名上海涉外法律后备人才库的人员组成。法律服务支援团中40岁以下青年律师占比达到85%。

  小编:本次进博会结束后是否会保留律师服务团?

  徐珊珊:按照6+365展会计划,本次进博会结束后,律师服务团将长期存在,同时提供线上线下法律服务。服务团将在国家会展中心设立服务点,今后若有大型展会都可以提供法律服务。此外,律师服务团的成员也会按需求进行调整、扩充,青年律师的比例可能进一步增加。

  小编:参与本次进博会对于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工作有何推动力?

  徐珊珊:对于青年律师而言,本次进博会的开展不仅能让他们积累宝贵的法律服务经验,更得到了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机会。通过与国内外的企业交流,青年律师能够了解到国内外市场的近期动态以及双方之间的法律需求,将自己先前不熟悉的领域对接到自己的业务和学习中来。

  对于有经验的成熟律师而言,他们不仅可以在进博会中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寻找契合商机,更能够以进博会为舞台,向国际展示上海律师形象与法治和营商环境,宣传中国开放、守法、守约的国际形象。

  小编:在本次进博会中,律师及其提供的法律服务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麦安吉: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外商虽然都纷纷看好中国市场,但是由于中外双方对于对方的法律、市场需求缺乏了解,在进行贸易活动时往往会因为各种担忧和顾虑而犹豫不决。本次进博会的举办给予了外商亲眼看见中国、了解中国的机会,律师在进博会期间提供的法律服务也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事实上,中外之间每一次进行贸易,都势必会有一些法律、交流、观念上的障碍需要跨越,律师在其中就能起到帮助双方相互沟通、了解需求、避免矛盾的作用。

  小编:通过本次进博会,中外双方的律师能够有何收获?

  麦安吉:对于中外双方的律师来说,最大的收获当属能够通过本次进博会更加深入了解到对方企业的法律需求以及市场需求。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律师可以帮助双方以沟通、交流的方式满足需求、达成共识,这不仅可以保障进博会的顺利举办,更可以保障进博会之后中国企业与世界各国企业之间贸易合作行为的顺利进行。

 来源:上海市司法局   编辑: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