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上海律师行业依托于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经贸优势,从百废待兴到蓬勃发展。
律师职业的角色在逐渐转换,管理体制在稳步转变,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
在这一段历程里,上海律师在行业发展中书写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律所律师的蓬勃发展
40年来,上海律师行业可谓是高速发展,特点显著。作为国家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的律师行业一直走在全国最前沿。
从1980年至2018年10月底,上海律师事务所的数量从2家增长至1592家,完成了近800倍的增长。1994年,上海律师事务所的总数第一次突破100家,2012年,第一次突破1000家;执业律师的数量从15名增长至23709名,完成了近1580倍的增长。1983年,上海执业律师人数第一次突破100名。
近十年,中国律所数量、律师人数、律师创收都迎来了较大程度的增长。而上海法律市场,2017年以203亿的创收大致占据了全国15%-20%的比重。
律师行业的国际化格局
自2015年4月上海自贸区首家联营办公室成立以来,国际大所逐渐将百年来累积沉淀的先进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办法展示给国内律师们。目前在上海自贸区内,已有5个中外律所联营办公室。
本月1日开始,《关于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本市开展合伙联营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实施,标志着上海法律服务业进一步开放,港澳律所可与内地律所合伙联营。
截止目前,上海设有150多家外国律所代表处,有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的多名外籍律师,他们可以从事除中国法律事务之外的法律活动,国内律所可以充分利用外国律所代表处的资源与之开展业务合作。
涉外法律服务行业的成绩单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从事涉外法律服务业务的律师事务所233家,占全市律师事务所总数约15.3%,其中共有50家律师事务所在境外开设分支机构。1994年8月开业的段和段西雅图分所是上海律所中的首个境外分支机构;另外183家律所虽然未在境外开设分支机构但有涉外业务。
上海市律师涉外业务种类广泛,涉及到诉讼、仲裁、调解和非诉讼业务等业务领域,主要以非诉业务为主,占比超过60%。
全市从事过涉外法律服务的律师有2295人,占全市律师总数约12.7%。
今年9月,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为进口博览会及后续“6+365计划”提供涉外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