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装革履的律师前面加了一个“片”字,可并不是仅仅因为他们服务于这个社区,而是因为他们扎根于社区,他们得到居民的信任,是身边的专业法律顾问。他们了解社区,是社区多元社会主体间的稳定器,他们与社区正在逐步深度融合,成为社区治理的法治导航。美丽家园,不仅仅停留在消除顽症、美化环境、完善功能上,最终还是要形成长效维护家园的基层依法治理体系。
背景缘由
西郊虹韵城居委管辖两个小区,景平苑小区和景雅苑小区,两个小区的人员结构都比较复杂,他们从老上海市中心搬到比较偏僻的郊区,心里还存有一股怨气。同时,小区的设施设备配套等方面,还有缺失,不是很方便。居民在小区里往往有一丁点小事情,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爆发点而发生纠纷。一系列的社区矛盾,考验着居委的能力,居民盯着居委会要解决他们的诉求,无论诉求是否合理,一定要按照他们的意愿去解决,达不到他们个人意愿的就大吵大闹,乃至去镇政府、区政府上访,整个小区的规则意识,法治意识薄弱,社区的长效治理体系也难以推进。
2016年5月伊始,司法所启动了“法律服务进社区”项目,律师走进了社区,给我们社区开启了一扇依法治理的窗口。运行一年多来,小区里的纠纷有了化解的途径,治安状况大为改善,社区治理也逐步走上了法治化的轨道。而这个社区律师,逐步形成了我们社区治理的稳压器,我们亲切的把他称为“片律”。
“片律”,就是与我们两个小区签约结对的一个区域内专业服务律师。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已经根植于我们社区居民的心坎里了,居民都说“我们自己家门口,我们的小区里有了律师,是我们自己的律师,能够很接地气的、真真切切的解决他们自己身边的法律问题。”而对于居委,“片律”更是我们的法治导航,大到涉及公共事务的事项决定,小到我们楼道整治方案的公示,都需要请“片律”来把关。
案例介绍
由于历史原因,小区里原先没有智能化的门禁设施,治安状况较差,偷盗案件较多。小区居民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私装了很多违章防盗门,随着“美丽家园”建设的推进,违法搭建应当是要拆除的。
经过排摸,两个小区共有86扇防盗门,要知道,防盗门都是居民自己花钱买来的,而拆防盗门是完全没有补贴的。这样一个信息在小区里面宣传出去以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乃至平时很支持我们的“三长”,都很有情绪,他们说:“书记你要拆,一定要拆的话,我们‘三长’不做了,楼组长不做了。”
就连业委会也很反对,面对这样的状况,居委班子连夜开会,请来了我们的“片律”,来自上海市新闵律师事务所的史航。史律师到场后,翻出了物业条例,住宅管理条例等,开始细致的梳理法律依据,然后形成书面报告,随后居委召集“三长”、业委会、物业公司还有社区骨干开会。
会上,史律师从法律的角度,解读了违章私建防盗门的违法性,从消防安全的角度,分析了私装防盗门的安全隐患。经过一个晚上,解读、消化和酝酿,与会人员的思想开始达成共识,我们一位身患癌症的党员高阿姨,她带头说:“书记,我们听了史律师的那个分析非常有道理,我们不能为了自己一家的安全,妨碍小区里面大家的安全。”然后,根据规定,五天的自拆期之后,我们的物业经理重新统计了一下,有58扇防盗门已经全部自拆完毕,而且居民自己主动把自拆的东西统一送到废品收购站,没有反弹回潮的机会了。
上海市新闵律师事务所史航:作为一名“片律”,我们所要服务和面对的不仅仅是普通居民,还有各方面的多元主体,包括业委会、物业公司,我们要扎根这个社区,用我们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去理清各方的关系,并且为可能存在的问题梳理出我们能够提供的最好的解决方案。
经验分享
社区治理正进入攻坚期,利益多元情况复杂,更需要用法治化的方式予以破解遇到的新瓶颈和新问题,首先居委书记本身需要十分注重法治思维,在处理日常社区事务中不单要于情于理,更要于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需要通过专业律师提供服务,通过法治的方式予以解决。其次是服务好居民,法律实务的讲座,定点定期的法律咨询服务,切切实实解决居民的法律需求。最关键的是,要实现法律服务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实现制度化、菜单化、项目化。由于“片律”史律师的专业指导和介入,社区治理很多工作的推进更有说服力。
现在我们还依托“片律”的专业优势,结合纠纷矛盾的预防化解,再加上行政职能部门的法律支撑,以及社区草根调解团队,组建“六尺巷工作室”,然后常态化的给居民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平台。“六尺巷工作室”,有个典故。在清朝的时候,有两户人家有个弄堂,然后有一家人,在弄堂房子改建的时候,他想独占这个弄堂。另一家人家的一个儿子是一个尚书,他说“我们退他三尺又何妨”。然后旁边那家人家说,“你退三尺我也退三尺。”然后从此这个巷子就变成了六尺巷。“六尺巷工作室”,就是一个我们居委会的法律服务综合平台,“片律”进社区后,这个法律服务也正在与社会基层治理逐步深度融合。
专家点评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亮:法律服务如何更好地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所谓的有深度,就是在前一阶段社区法律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实现深化,以理服人、以法服人。
案例中,针对小区拆除违章防盗门,“片律”采取的是以理服人的方式,通过解读物业管理条例以及帮助大家从消防安全法的角度去理解,从而能够以理服人,很快的实现了大家的认可和信任。所谓的有温度,是指要营造一种基层的社区法治与民主参与的互动氛围,来加强法治宣教的效果。
在西郊虹韵城的案例当中,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平台,即“六尺巷工作室”。从性质上来说它其实是一个社会纠纷的一个治理平台,同时也是一个邻里的公共空间;从团队成员上来说,它既包括草根的调解员,比如说“三长”和老娘舅,同时又包括我们的“片律”,本质是实现了一种社会参与、社会自治和专业化法律服务的有机融合,提供常态化的服务,真正的融入了居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