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媒体聚焦

|

涉外服务

|

居村顾问

|

公证服务

|

人民调解

|

社区矫正

|

队伍风采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稿件
普陀区司法局助力构建社区法治“小生态”
2018年1月15日 10:04

  普陀区司法局以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为平台,积极调动司法所、律师、调解员等多方力量,整合资源,各展其才,服务保障社区建设,助力构建社区法治“小生态”。

  司法所: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

  当前,普陀区正在开展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工作,司法所与辖区拆违工作组协同作战,及时化解拆违引发的矛盾纠纷,为地区重点工作保驾护航。

  真如社区某居民系重度残疾,在一楼开店谋生,并将二楼的违建房充当仓库,其以拆违后无以为生为由,坚决不同意拆违。司法所急人所急,立即与相关部门沟通,经过十余次反复协调,为户主申请了残疾补助,为其寻找了新的仓库,并帮助其妻子解决了就业问题,减轻了其家庭负担,从而保证了拆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片律:释法普法,定纷止争

  宜川社区某处居民楼底楼开了一家羊肉串店,烟雾大、气味浓,给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困扰,居委会多次劝说其搬离未果。经了解,店主在他处经营时也发生过此类事件,得到房东补偿后才搬离,此次也想“故技重施”。居委会赶紧请来“片律”——结对的居村委法律顾问郑律师,联同物业、调委会、社区派出所等共同进行调解。起先店主态度强硬,要求房东补偿装修、人工等损失,对谈妥的条件也多次反悔。郑律师了解到店主并未办理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便以此为突破口,向店主释法普法,明确告知店主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经有关职能部门查处,不仅无法获得赔偿,还将被强制关闭店铺。听了律师的专业建议,店主态度有所缓和,主动与房东协商,最终达成共识,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关闭了店铺。

  调解员:“情理法”多管齐下,促一方平安

  长风社区某户家庭,兄妹五人约定将父亲遗产(一处房产)归五弟所有,其按房产估价给予其余四人一定金额,兄妹四人及母亲放弃继承,母亲随五弟共同居住生活,并办理了继承公证。不料十余年后,三哥以房屋产权分配不公及生活困难为由,要求重要继承分配房产,并提出当时房屋估价低于现市值,要求五弟向其余四人再支付一笔金额。这一要求遭到了五弟的强烈反对,三哥因多次上门遭拒,甚至采取了过激手段,矛盾逐步升级。街道调委会受理后,多次约谈当事双方,调解员采取“背靠背”的方法,从情、理、法不同角度,分别劝说兄弟二人,首先严肃批评了三哥的过激行为,让其认识到自己错误,然后从兄弟情谊入手,劝说五弟考虑其兄长的生活实际困难适当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在调解员的多番劝说下,终于解开了兄弟俩的心结,三哥为过激行为向五弟道歉,五弟亦同意帮助兄长摆脱经济困难的窘境,一场家庭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来源:普陀区司法局   编辑: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