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媒体聚焦

|

涉外服务

|

居村顾问

|

公证服务

|

人民调解

|

社区矫正

|

队伍风采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稿件
公共法律服务如何让群众更满意?
2018年2月24日 09:45

  2月22日下午,市司法局副局长陈春兰不打招呼直奔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楼办事大厅,询问办事群众的真实感受,听取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并与中心工作人员座谈,深入了解中心运行管理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共同为提高群众在公共法律服务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出谋划策。

  问题一:如何让窗口接待更加热情、周到、规范?

  努力方向:

  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切实在热心、耐心、细心、真心上下功夫,更加主动热情、更加服务周到、更加文明规范地面对前来办事和咨询的每一名普通群众,做到来时有迎声、询问有答声,离开有送声,真正让他们有更好的体验感和更多的获得感。

  要通过明察暗访、电话回访等多种方式,及时掌握工作人员服务情况,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度对多层次、多领域、体现公平正义价值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

  问题二:如何进一步完善12348上海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

  努力方向:

  比如,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和公益性法律服务补偿机制问题,由局领导挂帅,尽快优化方案,推动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的工作协调。

  又比如,对12348上海法网中部分版块群众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要认真研究,结合运行情况,加强分析研判,进一步优化完善。

  再比如,针对12348上海法网投诉电话缺失问题,要即知即改,马上落实。

  问题三:如何更好更快地实现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

  努力方向:

  要加快工作进度,倒排时间表,确保按照市政府时间节点要求高质量完成,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针对公职律师审批流程简化以及外国律师事务所驻沪代表机构变更首席代表审批等行政审批时限较长问题,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制度供给、提高工作效率,按照市委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进一步逐项梳理,哪些行政审批事项申报材料可以减少、哪些流程可以简化、哪些项目可以先行先试,在确保法律服务市场开放稳定有序、后续监管及时跟进的基础上提出高质量的建议。

  问题四:如何实现业务工作的科学高效?

  努力方向:

  要加强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思考。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主动参与相关课题研究,主动承担更多的顶层设计,加强理性的研究思考,努力打造一个学习型团队。

  要坚持问题导向,抓好工作落实。例如,针对外省市律师转沪、信息公开、公文流转、信访件转办、信息化项目改造、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验收、归档等因内部管理中流程、权责、边界不清晰而造成的一些问题,要进一步梳理问题清单,建立工作机制,对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通报的情况,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加以推进解决,确保党委各项部署落实到位。

  陈春兰在座谈中强调,随着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充分认识自身工作重要性,切实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跟上。希望大家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要求自己,充分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贡献每一个人的智慧,为上海司法行政事业添砖加瓦。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改革创新、扎实推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细。

 来源: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处   编辑: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