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媒体聚焦

|

涉外服务

|

居村顾问

|

公证服务

|

人民调解

|

社区矫正

|

队伍风采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稿件
董怡娴:当好一名为民解忧的“布衣法官”
2017年11月22日 12:33

  编者按:2017年6月,在司法部举办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委员会表彰大会上,上海市共有18名优秀调解员和5个人民调解委员会获得表彰。他们是上海市人民调解工作战线上的涌现出来的先进表率。

  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目标。上海市3万多名人民调解员、6400多个人民调解组织倍受鼓舞,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宗旨,继续努力奋斗,围绕大局不断开创上海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为上海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浦东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董怡娴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报告还要求,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听后深受鼓舞、精神振奋。

  我一定不辜负党和群众的殷切期望,做好人民调解工作、讲好人民调解故事,为居民家庭幸福、社区平安、社会和谐继续努力工作。

——董怡娴

  在上海浦东浦兴社区有一个董怡娴调解工作室,社区居民一旦遇到难于平息的“家务事”,或者房产、租赁、劳务方面的纠纷,都乐意到那里坐一坐,让董老师来评评理。一杯热茶,一个笑脸,一声问好,接待每一位来访者,让当事人感到很温馨。董怡娴调解工作室从2010年成立以来,收到了无数的锦旗和感谢信,一面面、一封封,背后承载的都是一个个感人的调解故事。

  岗位转换

  董怡娴这位“老娘舅”不止古道热肠,还有扎实的法律素养,这和她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2000年,董怡娴在浦兴路街道工会工作站担任站长,也是她在工会最早接触调解工作。2005年,她以国家第一批人民陪审员的身份去法院充分汲取了更多法律知识,这五年的经验积累,让她不愿放弃“老本行”,于是她便成了调解室的中流砥柱。董怡娴气质温和,然而凭借勤学苦练的法律功底和平时积累的工会工作丰富的调解经验,面对无数次剑拔弩张的场面。她总能靠自己智慧,靠调解团队,用春风化雨的力量息纷止争。

  几年来,她不辞辛劳的走街串巷到各居民区去进行普法宣传和教育,并把居民家务事矛盾在居民区实地调解。在调解中始终以法合情合理,保证了调解结果的公平公正,提高了群众对调解结果的信服度,使许多家庭“和好如初”,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多年的磨练、打拼,使她成为社区居民信得过的善解千家结的“布衣法官”。

  依法调解

  董怡娴的调解工作室是浦兴路街道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从2010年成立以来,董怡娴以诚心、真心、耐心、细心、公心使双方当事人诚信相待,尽快解决纠纷,减轻当事人的心理痛苦和经济损失。有一次,董老师在办公室接待了一对外来夫妇和未来亲家,争吵不休,火药味“很浓”,并发生肢体冲突。为了缓和双方矛盾,她先把双方分开一阵子,等冷静下来,了解事实真相再进行调解。

  原来女青年章某与未来公公的儿子邵某谈恋爱,后章某不幸坠落死亡。章某的亲属召集了几十人向邵某讨要50多万元的赔偿。对邵某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董老师了解案情原来是外来女青年与本地男子相恋,眼看谈婚论嫁了却发生了意外死亡。

  董老师沉着冷静,并不一开口就提及调解,而是以一个母亲的立场,表达了对章某死亡的痛惜之情。“孩子这么年轻就走了,大家心理都很难过,再多的金钱也换不回孩子生命”。她一席话却打动了章某家人,章某的母亲泪如雨下,拉着董老师诉苦,久久说不出话。

  在用真情打动了章家人后,董老师再与她们说理。对章家人怀疑章某是在争吵中激愤跳楼死亡的想法,董老师请出派出所警官,详细告知了公安分局法医到现场勘查,并确定章某为高空坠落的死亡结论。“从时间上来看章某坠楼时,邵某并不在现场。”董老师还与代理人沟通,使其认识到引导当事人对补偿数额产生过高心理预期的行为时不负责任的。

  随后,董老师与邵某沟通,要考虑章某的死因,不要让自己受到道德、感情、良心上的压力甚至谴责……董老师的话深深触动了邵某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通过两次披星戴月的调解,章家人终于放弃了原先的权益要求,但邵某自愿补偿章家人一笔费用,双方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

  程序规范

  无论案件大小、涉及金额多少,董怡娴一样认真对待。处理纠纷公平公正,认真仔细果断,有力有理有据,尽最大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2013年3月,董怡娴夜以继日及时调解了一方有200多名伊斯兰教“东乡族”人员,另一方为福建籍人员的群体性斗殴事件,及时避免了一起民转刑群体案件的发生。

  当年9月,社区内一商业楼盘的46家小商户在浦东新区东陆路上拉横幅堵马路,还到街道、新区集体上访。董老师及时调解,使得错综复杂、涉及四方面当事人的重大群体性、连锁纠纷得以解决,并使另一起已经在浦东法院立案的一方当事人主动撤诉。

  2014年3月,董老师参与金桥老街(浜东)地块旧区改建(国有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工作中的动迁纠纷调解,为动迁工作顺利进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发展有限公司与浦兴路街道证大一期小区109户业主及巨峰小区191户业主的房屋室内修复、赔偿纠纷调解,除一户明确表示放弃索赔、一户表示不要调解外,全部调解结案。

  2015年8月,董老师带病工作“轻伤不下火线”,成功调解解决了历时5年之久的新区重大信访矛盾----五牛城租赁纠纷遗留案。调解室工作人员和团队成员无不为董老师认真执法,服务为民,为维护社区平安和谐的精神敬佩和感动。

  人性化关爱

  要做好调解工作,光会动嘴皮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真心和爱心,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2015年2月19日大年初一上午,董怡娴和调解工作室一行6人来到金桥敬老院,带着一份关爱、一份孝心来到5楼502室王阿婆住室。看望刚被调解家庭房产纠纷后王阿婆生活健康情况,并向她拜年,乐得八十多岁的王阿婆激动的流下了幸福的泪花。

  有人不解地问她:“几年来,你每逢过年过节总不休息,放弃和家人团聚,奔忙在被调解后的老年人群中,图个啥?”董老师笑着说:“作为社区一名‘老娘舅’、‘人民调解员’职责所在,要当好一名‘布衣法官’,必须要贴近社区、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与代表法律的律师和法官不同,说出来的话更接地气,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我图的是老百姓安居乐业,家庭幸福。”董怡娴过年过节不休息走街串巷,关爱老年人的故事,已在浦兴社区百姓中传为佳话。

  董怡娴是人民调解员岗位上的普通一员,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她心系百姓、默默奉献,她是浦兴社区董怡娴调解工作室主任、上海市首席人民调解员。她老当益壮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扎实的法律素养、优质的调解服务和丰硕的调解成果,赢得了当事人的尊重和信赖,董怡娴调解工作室也成为浦兴社区人民调解的品牌,在社区外亦享有盛誉,不少周边地区居民慕名前来请她调解纠纷。

  由于董怡娴调解工作出色,她先后荣获过“全国优秀人民陪审员”“上海市人民调解能手”“浦东新区三八红旗手”上海市第三届“平安卫士”、浦东新区第二届“平安英雄”提名奖, 2012年评为浦东新区“五带头”共产党员标兵,2017年6月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在荣誉面前,董怡娴戒骄戒躁,焕发工作活力,继续为大爱浦兴,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来源:上海市司法局   编辑:吴怡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