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戒毒人员不复吸?这一直是戒毒工作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在上海,有这样一家社会机构,居然能做到让来这里戒毒的人78%一年内不复吸!
为了揭开其中“奥秘”,今天上午,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卫东带领调研组专程前往位于闵行区的上海阳光(雨露)戒毒防复吸医疗指导中心实地调研,问计于民。
中心的办公面积不过一百多平米,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办公室、接待处、心理咨询室应有尽有。据中心主任秦鸿明介绍,中心成立于1998年,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面向全国、家庭戒毒、远程指导、预防复吸”的注册专业戒毒指导机构。
该中心率先探索的“家庭戒毒”模式,是以自愿签约为前提,指导戒毒人员家属全程参与治疗,建立以家庭为主体,以病人为中心,由戒毒医生、家属和病人三方共同组成长期工作团队,以预防复吸为目标的家庭戒毒康复治疗模式。中心开办以来,共接受3600多个家庭个案,其中一年内不复吸率达到78%。
在中心,陆卫东遇见了志愿者杨阿姨,她的女儿也曾是这里的学员,二人饶有兴致地聊了起来:
--“中心的治疗效果怎么样?”
--“我女儿在这里的治疗已经结束半年了,一直都没有复吸过。治疗期间,中心主任和老师帮助我们很多,现在我也成为这里的一名志愿者。”
--“中心的工作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这个中心是个人创办的,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政府更多的扶持。”
实地考察后,调研组在中心召开了座谈会,中心主任秦鸿明、高级督导孙安清以及部分主任医师、社工和志愿者参加座谈。一个多小时的座谈中,大家畅谈了各自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对下一步工作的希望。
中心主任秦鸿明:
阳光(雨露)中心作为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一直期望能与政府相关部门形成更紧密的联系,以戒毒所为例,建议能与全市的戒毒所建立对接平台,在戒毒人员出所前就能与其家属取得联系,尽早制定后续照看管理和治疗方案,巩固戒毒所的戒治成效。
高级督导孙安清:
阳光(雨露)中心是全国目前唯一一家探索家庭戒毒模式的治疗中心,近20年的戒毒成果证明了该模式确实有效,希望能在政府的帮助下,将该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形成辐射效应。
戒毒指导师顾瑛:
中心的工作虽然是为了社会公益,但经济补助也是躲不开的现实问题,希望政府能在这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
针对中心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调研组一一做了详细记录。
陆卫东在交流中讲到,“家庭戒毒”模式是对戒毒工作的一种创新。戒毒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戒毒所在“墙内”,社会组织在“墙外”,不仅要抓好墙内的戒毒工作,也要做好墙内墙外的衔接联动,努力实现良性互动、有效合作,取得戒毒工作的最大社会效应。希望中心总结好近20年的工作经验,从实践中进一步提炼理论,形成一个科学、系统、高效的制度规范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打牢基础、做强专业团队,并与全市的戒毒工作紧密连接在一起,在社会治理和平安上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调研组认为,社会力量在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基层,要多下基层,问计于民,多了解社会组织的新思想、新做法,从中汲取智慧,推动、改进顶层设计,再反馈社会,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