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媒体聚焦

|

涉外服务

|

居村顾问

|

公证服务

|

人民调解

|

社区矫正

|

队伍风采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稿件
监狱局党委书记入监“接诊”,将会出现何种“疗效”?
2018年1月29日 13:23

  围绕践行治本安全观、向社会输出“不再重新犯罪的守法公民”的工作需要,深入一线开展调研,是上海监狱大调研的明确要求。

  上海市新收犯监狱是“新收、常押、临释”“三段”改造的入口,是绝大部分服刑人员入狱服刑的第一关,在科学矫治、造就合格“社会人”的流水线上,发挥着“门诊服务”的重要功能。

  近日,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钟杰、副局长宋烈带队来到上海市新收犯监狱,与服刑人员面对面、与基层干警面对面,就服刑人员关心的问题和改造评估等专项工作开展调研。

  第一镜头 面对面了解服刑人员在想什么

  在罪犯改造需求调研会现场, 18名服刑人员与调研组和监狱领导相对而坐,第一次见到局党委书记和这么多领导,他们略显紧张。

  “你们入狱不久,改造中有什么感受?”钟杰书记首先问道。

  服刑人员夏某:“我来了一个月,之前对监狱的印象是恐怖、阴森的,担心比较多。进来后,发现并不是自己原先想象的那样,这里改造环境很好,我会认真服刑,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对自己的改造有什么打算?”

  服刑人员姜某回答:“我文化程度低,只有小学毕业,想通过学习拿到初中文凭,还想参加一些实用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回归社会后能够养活自己,养活家人。”

  “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只要真正把刑期当学期,回归道路一定会一帆风顺!”

  听了前一位的发言,服刑人员高某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我是一名累犯。上一次服刑参加普晟分校学习,获得了中专文凭,出狱前监狱发放给我了结业证,需要出狱后自己到开放大学领取毕业证。因为对上海不熟悉,也不懂怎么办,出狱后直接回老家,到现在毕业证还没有拿到手。如果能在监狱领到毕业证就好了。”

  “嗯,你提了个很实际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个案。”钟杰书记转身对身边一同来调研的业务部门负责同志说:“你们把这个问题带回去,尽快与上海开放大学协商一下,看是否可以由监狱代办,他们来监狱现场办公也可以。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尽早给这位服刑人员一个答复。”

  在一来一往的交流中,服刑人员也没有那么紧张了,他们向调研组一行详细汇报了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与会领导一一回答,对于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叮嘱随行人员列入问题清单,回去后认真研究解决。

  第二镜头 警官座谈,罪犯改造评估我们还能做什么?

  调研组一行在实地察看罪犯危险度评估量表工具、程序等内容后,组织召开了由主管警官、评估员等参加的座谈会。大家围绕“新收、常押、临释‘三段’改造规划中狱内危险度评估工作如何衔接?狱内危险度评估结果如何拓展运用?监狱评估工作队伍如何打造?专业如何体现?”等问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座谈气氛十分热烈。

  “危险性评估的科学性有赖于常年大量的数据积累,形成统计学上的常模。近年来,我们新收犯监狱注重数据和案例的采集,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为持续完善评估工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副监区长毛俊伟谈道。

  “说得好,新收犯监狱狱内危险度评估工作开展较早,积累了一定经验,下步要在科学设计、实证研究、结果运用上下功夫,努力擦亮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钟杰书记插话道。

  在一一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钟杰书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服刑人员狱内危险度评估要立足新收工作源头,增强危险度评估的科学性和完整度,拓展罪犯自评与他评的全覆盖,对接相应的规训、教育、劳动手段,促进科学认识罪犯、科学改造罪犯。要立足“三段”规划源头,注重衔接常押阶段,追踪验证评估结果;注重统筹各类评估,做强“当家评估”;注重依托信息科技,整合评估数据,加强关联度研究。要立足评估队伍建设,打造评估工作实战团队,加大实战锻炼、实证研究和实务培训力度,做实评估工作组织保障。要立足价值观改造,用好用足我局编撰的《罪犯核心价值观教材》,教材、教学、教法共同发力,彻底清除不劳而获、拜金主义等罪错思想根源,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

 来源:上海市监狱管理局   编辑: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