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博览
上海的近代外廊式建筑与安妮女王风格
 来源:黄浦区委  作者:方宇清  

  17世纪时,当原本生活在凉爽气候中的英国殖民者,来到了印度和新加坡等南亚和东南亚热带地区,他们的身体无法适应当地的暑热气候,很多人患上疟疾、登革热等热带特有的疾病。为了抵抗这种酷暑和湿热气候,防范热带疾病的发生,必须要造就一种凉爽的居住环境,于是英国殖民者便发明了这种外廊式建筑,当时被称作“廊房”(Bungalow)。

  外廊(Veranda)是指建筑物外墙前附加的自由空间,也称门廊(Patico)、连廊(Arcade)。这种生活空间,始自希腊神庙的古典样式系的建筑,在房屋的正立面都设有开放的列柱空间,不过那只是出于美学的考虑。外廊式建筑是英国殖民主义的产物。

  通常方法是就是在起居室的前面加建外廊,使外廊成为整座住宅中最舒服的空间,既可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又可使习习凉风自由通过。在外廊内可以喝茶、用餐、阅读、聊天、下棋、编织,也可会见访客。作为室内空间延伸的一部分,在房间和外廊之间的窗被设计成可以方便出入的落地窗(Frence Window),在这种落地的玻璃窗外侧又设有百页门(Louver Door),中午当太阳光最强烈时,关上百页门,房间内既遮阳又很通风。这种住宅其它部位的玻璃窗外也都设有百页窗,以此来替代窗帘,达到通风、遮阳和保护私隐的作用。

  上海开埠之后,法租界和公共租界,还有苏州河以北区域都出现了一些外廊式住宅,但上海外廊式建筑或多或少受到安妮女王风格的影响。

  安妮女王(Anne of Great Britain又译为安娜女王,1665年2月6日——1714年8月1日)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最后一个君王,1702年即位。安妮统治时期的1707年,实现苏格兰和英格兰议会联合,两邦成为真正统一国家。

  安妮女王和安妮女王风格不是一回事。

  英国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时期正是大英帝国鼎盛时期,随之产生的代表国家艺术巅峰的建筑形态——安妮女王风格。它对当时流传的所有建筑样式的装饰元素进行自由组合,对当时流传的多种建筑风格进行重新演绎,成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建筑风格的代表。它并非只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加入了更多现代的元素,并运用新的建筑材料,对原有风格进行了完善,可以说是对多种风格所作的融合和优化。它除大气恢弘的建筑立面外,常伴有精致塔楼、封闭式花园露台等,既形成了上层名流的私密空间,又增强了建筑的美学效果。19世纪中叶的大英帝国,安妮女王建筑只有处于社会金字塔尖的皇室贵族才可居住,是他们展示身份的象征。

  安妮女王风格象征一种先进、优化的建筑形态,以其庄重恢弘的建筑外观,匹配名流贵胄尊贵身份,如一尊装饰感强烈的艺术品,是深受当时上流社会追捧的建筑奇迹。安妮女王建筑自诞生之日起即受到社会上层阶级的广泛认可,随着大英帝国在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安妮女王建筑对其他发达国家的影响日渐深远,其高贵华丽的建筑外观,精致奢华的细部装饰赢得亚欧美等主要国家名流贵胄的钟爱,英国建筑师萧(Shaw)率先将此建筑形态推广至世界各地。1847年,第一栋美国安妮女王风格的花园别墅于罗德岛问世。这种风格后在全美得到普及。在美国,所谓的“安妮女王风格”是一个美丽的建筑概念与“自由文艺复兴”的松散结合,存在于广泛使用的具体细节,而不是一个公式化的风格。

  “安妮女王风格”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和装饰艺术,1880年至1910年期间一些元素,如环绕的前廊,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安妮女王建筑风格特别受到社会中产阶层的追捧,这反映了富裕的中产阶层渴望通过建筑明确和标榜其地位的崛起和财富的成就。包括我国。我国最早出现安妮女王建筑形态的城市是位居东南沿海“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的福州,尤以仓山最为集中。后又从福州走向厦门、上海及青岛等地。时至今日,福州大部分西洋建筑随时光流逝及城市变迁,逐渐被拆毁或是损坏,跨越百年保留下来的唯有安妮女王建筑。安妮女王风格穿越百年建筑历史,已然成为举世公认的经典建筑形态。在流行中,安妮女王建筑风格逐渐本土化,世界其他城市及地区大多采用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可利用材料和制作工艺,并按当地不同的气候条件适时改造住宅的式样。这就是为什么上海外廊式建筑成为安妮女王风格的最佳载体。

  上海地区的安妮女王建筑风格较为多见的在虹口区。静安区北京西路市政协与石门路之间保留着几幢修复的安妮女王建筑风格的房子。九十年代初,我参与上海鹿特丹友好城市合作项目静安区福田邨旧房成套改造工程,荷方技术人员对这几幢老房子较为欣赏。

  安妮女王风格以装饰为主,传承维多利亚时期建筑的精髓,优化并改良了各种装饰元素,并创新居住空间及建筑装饰物的运用,也是当时家具和其他用品设计的典型特征。经过百年洗礼,安妮女王风格已渗透到包括服饰在内的其它视觉艺术,于是加入了更多现代的元素。

  附:安妮女王风格的特征

  1、建筑物的外观

  建筑立面大气恢弘,常伴有精致塔楼、封闭式花园露台等;采用非对称平立面、形式多样的屋顶、大量细部墙体及单层门廊等表现形式,装饰感强烈。

  2、建筑物内部

  房屋中大型装饰性的顶棚采用大量的石膏饰品,石膏的玫瑰、圆形浮雕、精细的垂花、肋状物、花卉及结彩与浅浮雕的广泛流行,使平淡的顶棚增强了质感。

  内壁采用壁纸是特别流行的墙壁处理方式,其图案可以是几何形,花卉,甚至风景,墙纸边缘设计以希腊线脚收尾,以创造出合适的构图。

  3、配套家具

  大部分的配套家具采用曲线的形式,凸出的装饰和复杂雕饰的框架,用机器复制装饰细部。室内的家具既要舒适,又要显得华丽,软垫与木框匹配,倾向于厚和突出,有些褶皱和束卷,垫子里的弹簧用以支撑柔软且饱满的表面,带有精致和艳丽的编织图案是其外部覆盖材料的标准。这些家具都有大的尺度和过分的装饰,是身份的象征。

image  

照片1、保存完好的老上海外廊式联体住宅建筑外貌,重庆南路上的思南公馆宴会厅

image

照片2、北京西路718号安妮女王风格的外廊式建筑,国际丽都小区前的沿街商铺

image

照片3、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重庆南路139号2号楼克美产科医院旧址是新黄浦区的一届政协办公地点安妮女王风格的外廊式建筑

image

照片4、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多伦路201弄2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地址东南亚殖民地外廊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