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精准打击互联网经济领域犯罪
近年来,普陀区检察院在互联网经济领域严厉打击各种新类型犯罪,先后办理全市首例专车司机刷单诈骗案、“饿了么”网络平台补贴诈骗及职务侵占案、“一嗨租车”利用修改软件盗窃案等一批案件,并结合办案,开展了一系列专业化服务、社会化预防等检察工作,为互联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空间。
实行类案专办,精准打击犯罪。我们建立了互联网经济领域新类型案件专人专办机制,由分管检察长直接办理或指定业务能力过硬的检察官专职承办,全面负责该类案件的监督、批捕、综合治理等检察职能,坚持捕前适时介入、引导取证,捕中严控标准、全面审查,捕后督促补侦、固强证据,实现精准发力打击犯罪。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从细节入手,发现漏捕、漏诉线索。
注重理论研究,提升办案素能。我院针对互联网经济领域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争议问题,先后召开“骗取互联网公司服务平台补贴的行为如何定性”“利用修改软件骗取网络消费卡后出售的行为如何定性”等专题研讨会,邀请上海市检察院业务处领导、高校专家学者、互联网企业负责人以及案件侦查人员等,从犯罪手法、电子证据、定罪量刑等方面进行分析,不断提升办理专业类案件的法律素养和知识储备。联手上海市检察院青年公诉人论坛,举办全市首个针对未决案件的模拟实训,为做好该类案件的出庭对策研判奠定扎实基础,做到精准指控。以开展检察官研修为契机,与华东政法大学加强研修协作,针对互联网经济领域的司法问题和热点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专题授课和访学交流。
促进全面联动,构建服务格局。分管检察长结合案件特点,带队实地走访企业,就企业预防机制共同研究分析。针对案件反映出的网络平台入驻商户审核不严、技术开发不成熟、内部管理不规范以及运营模式存在漏洞等问题,分别发出检察建议,帮助企业堵漏建制,服务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我院进一步将工作职能拓展至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与区工商联等单位建立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协作机制,整合各基层商会、相关律师事务所和区工商联骨干会员企业资源,搭建联席会议平台,成立包括专业服务组、风险防控组等在内的工作队伍,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组织开展实地考察、座谈交流、专题论坛等活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符合自身特点的风险防范机制和权益保护机制,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