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通专线“962110” 防范劝阻电信网络诈骗

   发布时间:2018/5/10 13:53:53

  4月26日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以下简称“市反诈中心”)推出新的呼出号码“962110”,此号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启用。“962110”将作为市反诈中心防范劝阻电话和短信统一专号。

  专线已限制被叫功能

  据介绍,市反诈中心通过数据分析等手段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潜在被害人后,将统一使用“962110”致电被害人进行远程防范劝阻,在上海的市民接到的劝阻电话在固话和手机上来电显示号码为“962110”,在异地的市民接到的劝阻电话来电显示的号码为“021962110”。

  据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九支队探长范华介绍,市反诈中心在开展电话和上门防范劝阻工作后不久,反诈中心的电话常遭受骗子的“呼死你”恶意呼叫攻击。

  为了预防遭受恶意呼叫攻击,“962110”已限制被叫功能,仅允许接收“962110”曾经电话预警劝阻的潜在被害人号码回拨,禁止其它号码随意呼入,并自动将该通回拨电话的接听坐席,指定为对应预警劝阻电话的呼出坐席。

  此外,通过与运营商和多部门的合作,目前,“962110”是一个不能被改号软件进行“改号伪装”的号码。

  受害人成了骗子帮凶

  4月17日,浦东公安分局孙桥派出所接报一起电信诈骗案。

  市民张女士在4月14日接到自称是“金山公安分局民警”的来电,被告知涉嫌违法犯罪,其银行账户要被冻结。骗子告诉张女士,需要洗脱罪名,必须将“U盾”交给办案人员,接受调查。于是,4月17日张女士携带着“U盾”,来到科苑路上某家宾馆内。隔着房门,将自己的“U盾”及密码从门缝里塞给了对方。

  随后,张女士银行卡内的钱款被转走。直到收到了银行发送的卡内余额短信,她才发觉不对劲,向警方报案。

  民警根据张女士的叙述,立即前往科苑路上的宾馆展开调查,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陈某。到案后,陈某的交代出乎所有人的意料:4月14日,他同样接到一个自称是“金山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同样被告知涉嫌违法犯罪。对方告诉他,如果需要洗脱罪名,必须成为“特别探员”为公安机关办事。电话中,骗子要求陈某在4月17日当天携带笔记本在科苑路上某家宾馆内开房等待,随后会有人从门外塞进一个U盘。拿到U盘后,再根据要求进行操作。张女士的钱款,就是在骗子的远程遥控指挥下被转走的。而陈某也从上当受骗的被害人,成了骗子的帮凶,因涉嫌诈骗被浦东警方刑事拘留。

  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市反诈中心统计,2018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全市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增加248.5%,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增加283.9%;远程电话和派警见面联动劝阻潜在被害人2万余人次;冻结涉案银行账户1756个,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3003.2万元。

  [新闻链接]

  诈骗手法不断升级,市民需警惕

  公安机关针对诈骗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开展反制的同时,骗子也在研究公安机关的劝阻方法,不断对诈骗话术、手法、技术进行调整升级,需要市民提高警惕。

  据范华介绍,近期,骗子最新的手段有“三招”。

  第一招,呼叫转移。为了防止警方的电话远程劝阻,骗子打通被害人电话并获取信任后,马上谎称被害人的手机号码已被监控,需要按*21#等一串数字,其实是让被害人设置呼叫转移,将电话转接到犯罪嫌疑人手机上。这样之后警方拨入的电话,就直接打给了骗子。

  第二招,查无此人。为了防止民警上门劝阻,骗子要求被害人将自己反锁在家,躲在卧室中,将手机调成静音模式,或是离开家,去单位或寻找酒店、旅馆等地再进行电话联系。有条件的,会要求被害人不挂电话立即赶去银行转款。

  第三招,暗度陈仓。为了防止警方通过电话时长判断潜在被害人,一些骗子在和被害人短时间通话后,要求被害人立即添加QQ、微信、钉钉甚至Facetime等即时聊天软件,再通过聊天软件向被害人发送假的警官证、拘捕令,要求被害人告知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再让被害人删除聊天记录。一些骗子甚至制作了印有公检法图标的APP软件,要求被害人下载并在软件中输入银行卡信息,迷惑性非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