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启用440平米一站式全方位法律服务站,你可以去“尝个鲜”
走进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憨态可掬的机器人“法狗狗”立刻迎了上来。
“办理结婚登记需要哪些手续?”《法制日报》记者问。
“双方带好本人户口本、身份证和婚姻情况证明就可以了。”“法狗狗”回答。
走进这里的人民调解室,只见两位人民调解员正利用远程视频系统给社区居民调解矛盾纠纷,显示屏上矛盾双方分别讲述了情况,既实现了同步录影录像,还自动转化为文字笔录。
在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前,市民吴先生正在向法治专员咨询法律服务,法治专员一一详细解答,吴先生不时点头……
今日,占地440平方米,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的平凉路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正式揭牌。该站还与上海律佑社会治理法律服务中心“联姻”,把专业的社区治理团队“娶”进门。
据了解,平凉路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已于2017年底迁入新居。试运营半年来,已经囊括综合接待大厅、人民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宣告室、法治讲堂、社区矫正、法制宣传活动室等多个职能部门。法治宣传、综合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社区法律服务项目一应俱全。
以律师、法官、警官、人民调解员等法律工作者为主体的社区治理团队——上海律佑社会治理法律服务中心,在这里扎根落户。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让这些法律专员向社区百姓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
据悉,建站半年来,平凉路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为社区群众服务过程中获得了三个“百分百”,即:接待法律咨询和矛盾处理390起900余人次,均给予答复和化解,回访抽查的综合满意率100%;调委会调解纠纷430余起,调解成功率100%;社区法治专员参与组织实施社区自治项目7件,开展法治宣传讲座68次,协助法律援助及代书法律文书24件,测评满意率100%。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陈春兰表示,公共法律服务重在方便、快捷和完善,杨浦区在老百姓家门口建设和启用如此健全的基层街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并提供一站式家门口服务,对做强做大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开了一个好头。同时,这还是社区法治治理的创新,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典范,希望今后还要再接再厉探索创新,积累经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