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佳燕报道:一床单薄的行军被,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夜里被硬生生冻醒;过年时候终于买了张电话卡,电话线那头的问候却让这一头的他哭得稀里哗啦;运动会篮球赛与战友“过招”为团队捧回荣誉,让他回忆起来仍是心潮澎湃……两年的部队生涯,在陈罡过往40多年和未来的人生中,只是一段短暂的经历,这段经历却牢牢印刻在他心底,成为他一生的宝贵财富。
退伍后,从企业到社区,陈罡秉承着部队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岗位上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先后获得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上海最美科普志愿者、普陀区爱国拥军模范个人、普陀区优秀共产党员、上海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他一次次用脚步丈量社区和一段段为居民服务的故事。
党总支扩大会议,筹备总支换届选举
车位和绿化如何兼得?
普陀区象源丽都居民区是一个大型居住社区,共有2500多户居民,常住人口接近8000人。几年前,刚到这里担任居民区书记的陈罡首先就面临着困扰大多数社区的“停车难”问题。“机动车位非常少,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停在小区草坪、人行道上的情况屡见不鲜。”
陈罡和居民区干部经过反复研讨,提出这样一个设想:把社区进行完整的重新规划,道路拓宽、科学划线、适当修整绿地,却不曾料想,遇到了部分居民的激烈反对。“有的居民也没有车,对他们来说绿化更重要,也可以理解他们的考虑。”绿化和车位两个看似鱼和熊掌的问题能否“兼得”?陈罡动足了脑筋。
红色楼组建设,楼内党员全参与
“前期准备工作、宣传工作、发动工作一定要做扎实。”协调会开了一次又一次,为居民答疑解惑一遍又一遍,“我们要告诉老百姓为什么这样调整,调整以后会是什么模样,对大家有什么好处。”与此同时,陈罡也不断平衡居民诉求,竭尽所能满足居民不同需求。
有居民提出,绿化调整以后,从自家楼上一眼望下去全部都是停车场。陈罡想出了一个办法,为车辆搭建一个车棚,棚上种满紫藤,既能为车辆遮阴,又把绿色还给了居民。“我们要以居民利益为主,遇到问题,逐个分析,逐个解决。通过这样一点点和居民沟通,让大家知道社区的组织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的。”最终,通过整体改造为小区增加了600余个停车位,小区绿化设置得到了优化,公共收入得到了增长。
接待原国家民政部部长黄树贤同志
老旧小区如何变美?
2021年,陈罡来到建德花园居民区担任党总支书记,这里又是另一番情境。建德花园建于上世纪90年代,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由于多年累积下来的维护管理缺失,居住环境不理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感非常强烈。相应的,陈罡所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繁琐。
针对存在的问题,陈罡强化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把主体责任担起来,在增强针对性和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工夫,聚精会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他积极融入综合党委的工作专班,协助推进各项综合改造工作,开展好党建引领“红色议事厅”建设,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建议,处理好社区矛盾,联合各小区业委会、物业和居民智囊团,从环境提升、物业管理、居民生活、社区创新四个角度为小区管理和发展出谋划策,从而使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更加贴近群众需求。
垃圾分类启动会暨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
短短的3个月,陈罡就带领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平衡各方诉求,妥善解决了百合苑小区新物业入驻和海棠苑小区物业托管的工作。此外,还推进了129弄小区硬件美化改造、紫荆苑小区业主大会落实物业选聘工作、培育社区组织、组建紫藤苑小区业委会等实事工程。
“还有很多工作目前我们还在推进过程中,除了硬件的改造升级和美化,我们同样也在培养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陈罡表示,为了老百姓能够有舒适的居住环境,他们制定了一些更为严格的标准,比如机动车应停在规定划线区域、楼道里不能堆放物品、严格做好垃圾分类等,让居民在享受美好社区环境的同时,为维护这一份美丽自觉出力。”
上门走访退役军人
两年的军旅生涯让陈罡在开展工作时更加坚定和果敢。“部队就是锻炼人的地方,温室中不会有合格的战士走出来。”陈罡说,部队中的锻炼和磨砺让自己快速成长,所学到的知识和规律,也能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帮助克服困难、处理棘手的难题。“迎难而上,我想,这四个字一定深深刻在我们每个退伍军人的精神品质里。”(东方网 王佳燕)
社区卫生清理
疫情防控带领党员筑起红色防疫墙
重大节日夜间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