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佳燕报道:早上6点起床,早操、队列训练,7点洗漱、内务,7点半早餐,8点开始操课、消防项目训练,11点实操……如果没有警情,季辛德的一天就是这样严格按照时间表作息,并保持24小时随时待命。规律的作息、重复的训练、时刻的待命、争分夺秒的出警、与危险相伴的任务,十几年来,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消防事业。他的人生自入伍开始,走上了一条“逆行”的轨迹,也正是如此,才与消防结下不解之缘。
季辛德,嘉定区安亭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先后获得政府专职消防员突出贡献奖3次,先进个人2次,嘉奖4次,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优秀共产党员2次,2021年1月被评为“申城消防卫士”,2021年11月被评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荣立二等功1次。成绩斐然。时光调拨回20年前,那个尚且懵懂青涩的青年季辛德“糊里糊涂”参了军,在这里,他萌生了信仰,开启了事业征程,锚定了人生航向。
萌芽:初入火场的“小萌新”
季辛德出生在上海嘉定,作为家中的独子,从小受到父母的呵护。“当时毕业没多久,也没想好要做什么。有天我爸鼓励我说,刚好这次征兵你去不去,我当时也没多想,那就去了。”季辛德驻地部队在福建一带,夏有台风过境、冬有山火频发。除了密集、紧张、高强度的日常训练,驻地部队还要担负起扑救山火、抗洪救灾等任务,这些,都是他从未经历甚至想象过的。
一次接到一个紧急的扑救山火任务,当晚,带着分发的一块面包、一瓶水和简单的装备,季辛德出发了。山体陡峭,季辛德和战友们只能抓着山上的草石,艰难爬行。脸没一会儿就被熊熊烈火烫得通红,又被烟灰熏黑。火势转移,他们一边要跟进灭火,一边还要小心注意灭过的区域复燃。这场扑救整整持续了38个小时,带的水喝完了,看到山上的水捧起来就喝;累到筋疲力竭,也只能视情况轮流倚在树边眯上半小时休息,起来后继续战斗。“天亮一看晚上爬上山的路,陡峭得甚至觉得,要是白天都不一定敢爬。”
“山上风大,树木茂盛,如果不去控制,很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去。”与灾火抗争,季辛德有了经验和信心,也萌生了救火救人、守护平安的信念。
逆行:火场上的“急先锋”
退伍后进入消防队伍,无论哪次出警任务,季辛德都始终冲在“战场”的第一线,在他的脑海里火场上从来就没有“国家队”、“专职队”之分。
2013年辖区内的一家餐饮店发生火灾,厨房内的液化气钢瓶塑料供气管由于离灶头太近被引燃,液化气正哧哧哧地往外泄漏,形势极为危急。就在这时,季辛德二话不说,迅速整理装备,一个箭步,冒着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上前将钢瓶阀门拧紧,提起就往楼下跑,跑出二百米后,将钢瓶至于安全空置地带。安全了!归队后,季辛德脱下手套才发现,手隔着手套仍被炙热的钢瓶烫出了水泡。
在2015年的一场居民火灾中,一位八旬的孤寡老人由于行动不便被困火场,火灾正处于猛烈燃烧阶段,木质的房梁随时有坍塌的危险。他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火场成功救出老人,并带领班组成员连续奋战几个小时将火势扑灭。
奋斗:练兵场的“拼命三郎”
自从参加消防工作,季辛德就立志要把自己的业务技能练好、练精。训练场上,他总是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一次又一次以超常的毅力挑战身体的极限。在每年的执勤岗位练兵工作中,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训练成绩,他经常顶着烈日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的体会动作、摸索经验,往往别人练一遍,他挤出时间练三遍、十遍。他的不懈努力最终使他成为了专职队伍中的佼佼者,他的“拼命”精神也一直激励着队站的每一名队员。
除了体能和技术的锻炼,季辛德在学习上同样认真刻苦。业余时间的最大爱好就是看书,他不仅精通消防业务理论,还能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动手制作课件,为同事们进行业务理论授课。在工作的几年里,经过不懈努力,他还自学获得了大专学历文凭。篮球、搏击操、出黑板报等各项文体活动,他也是一把好手。
“我热爱消防事业,也很珍惜这份工作,如果消防还需要我,我将会一直干下去。”消防道路上,季辛德始终坚持着满满的热忱和最初的信念。(东方网 王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