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上海市作家协会第九次会员大会9月23日在沪举行,选举产生了上海作家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和新一届上海作协主席团成员。著名作家王安忆连任上海作协主席。上海市作协此次共选举王晓明、叶辛、孙颙、孙甘露、杨扬、汪澜、陈村、陈思和、赵丽宏、秦文君等10人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增添编剧王丽萍、评论家郜元宝等7人为上海作协主席团委员……
详情
即便是在文学最被冷落的时候,总是有人在坚守,人性不灭,文学就不会被消灭……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词
东坛网友相聚上海闲话
晒晒文革时的小学生课本
那尼的个人空间
上海的时髦一度由妓女领导的?
钱乃荣的个人博客
中国诗
癸巳中秋(外一首)
中秋祭祖
让网络作者获得稿酬不是小事
用户名:
密 码:
9月2日“2013上海写作计划”启动,今年的主题为“呼吸”。
写作不只写在纸上 还写在读者意识里 驻市作家在爱尔兰驻沪总领事官邸朗诵文学作品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要闻2013
上博为何研究拍品《功甫帖》
2013年12月30日 09:20


    上博为何研究拍品《功甫帖》 其曾与上博馆藏苏轼《刘锡敕》合册

    上海博物馆3位书画专家近日为何研究起今秋于纽约苏富比成交的苏轼《功甫帖》、一家国有博物馆为何会对一件来自艺术品市场的拍品产生兴趣,连日来引发坊间的种种揣测。记者昨天据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官方微信账号发布的信息获悉,上博专家之所以将目光投向《功甫帖》,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通过对上博自家馆藏《刘锡敕》的研究而顺带涉及,因为两者可以互相佐证。由此一来,不难得出,研究者是从纯学术的角度进行研究与探讨的。

  清代书画鉴藏家李佐贤在《书画鉴影》中记载,《功甫帖》与苏轼的另一幅作品《刘锡敕》以及米芾的两幅作品合裱在一起,成了《苏米翰札》合册。而据书画鉴定家马成名考证,这一合册民国年间被天津的银行家许汉卿收藏,4幅作品均经过重新装裱,其中这幅《功甫帖》何时从许汉卿手中流出不得而知,余下部分2001年则由许汉卿之子许允恭无偿捐赠给上博。研究者通过研究上博藏有的《刘锡敕》,发现这幅作品系伪本,钩摹自乾隆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的《诒晋斋摹古帖》,钩摹时间约在嘉庆十年(1805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之间,并非徐邦达先生在其《古书画过眼要录》中所认为的“明人伪本”。研究者对于《功甫帖》的质疑,是由对于《刘锡敕》的质疑而始。经过进一步研究,研究者发现《功甫帖》与《刘锡敕》的钩摹手法如出一辙。




选稿:丛山  来源:文汇报  作者:范昕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