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汤锅是不少市民在冬天时的滋补最爱。
菜市场药店补品俏销
随着寒潮的来袭,“炖鸡”、“浓骨汤”、“炖鸭”……这些市民平时常见的煲汤滋补药材,最近在各大超市都开始大规模上架。
昨日下午,记者到一些菜市场和药店了解到,入冬以来,无论是食补的老母鸡、羊肉,还是药补的党参、冬虫夏草、高丽参等药材,都成了进补的畅销品。药店有许多现成的人参鹿茸等营养滋补品和进补膏药,但市民更倾向于请中医现开药方,也有市民拿着现成的药方前来配药,方子上的药材品种少的二三十种,多的竟达到了100多种。
不少超市负责人均表示,近日的寒潮实际上催“热”了冬季进补品。储奇门药材市场从事多年药材生意的刘先生告诉记者,每年冬季开始,都是进补食品的销售旺季,预计随着春节日益临近,11月至春节前,冬季补品的销售也将迎来全年高峰。
冬季进补要遵循原则
“冬季进补虽说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一大特点,但也并非人人都需要在冬季进行补益,进补要讲究原则。”西南医院中医科洪多伦教授解释,冬令进补是根据季节特点而创立的一种调养方法,但并不是说每个人到了冬天都一定要进补。
年轻体壮无病之人,对寒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就不必进补。有的人认为既然是补品,那就有益无害,因而随意服用;还有的人求补心切,服用补品“多多益善”,结果不但无益,反而产生一系列副作用。临床上,每年的冬季经常会接收到因为进补不当引发急性胆囊炎,或因服用过多的人参,出现了烦躁、激动、失眠等“人参滥用综合征”。所以一定要注意正确进补。
进补的原则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哪方面虚就补哪方面。如果自己不能自行判断自己的情况,应当找医生诊断,再作出合理的进补安排。
专家支招
药补食补双管齐下
寒冷的冬季如何进补才科学有效,西南医院中医科洪多伦教授从药物和食物两个方面给了大家不少的推荐。
药补:查明体质再选材
“秋冬进补主要还是针对一些体质比较虚的人,这有阴虚阳虚之分,进补一定要分清体质进补,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否则适得其反。”洪教授表示。阴虚的人也叫热性体质,通常表现为:口干心烦,容易上火,大便干燥小便黄,如果还继续吃人参、鹿茸、肉桂、附片等这些进补,那就是火上浇油。适合的补品有沙参、百合、莲子、熟地等。
而阳虚的人是寒性体质,则比较怕冷、手脚容易冰凉、秋冬时节可适当吃些高丽参、鹿茸、黄芪、山药、当归等温热的补品,建议市民在进补前先到医院查明自己的体质是热性还是寒性体质,再有针对性地购买进补食材。
人们常用的补药有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鹿茸也是冬令的常用补品,适于平素阳虚怕冷、四肢不适、腰酸多尿或男子阳痿者服用,但是三高人群不宜服用。
食补:不必大吃大喝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洪多伦教授表示,重药物轻食物的做法也是不科学的,食补也不意味着每天大吃大喝,“今天鸡汤、明天老鸭汤,后天燕窝,这样身体也是吸收不了的,过量进补会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洪教授说,许多普通食物也是好的滋补品,如多吃荠菜可缓解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多吃山药能补脾胃,胡桃、芝麻、花生、红枣、扁豆等也是进补的佳品。
冬令进补的食物应恪守三种功能:一要有保温功能,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二要有御寒功能,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根茎类蔬菜。三要有防燥功能,冬季气候干燥,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维生素B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膳食指南
不同人群如何补
从中医理论的角度,重庆市营养学会理事长糜漫天也为我们介绍了适合各类人群的进补方法。
老人:进补前调节肠胃
老人进补需防脾胃不适,一些老人往往在进补之后,出现脾胃不适,这与进补不当有关。老人进补前最好先健脾胃,做好“底补”,尤其是需药补的老人。所谓“底”就是打基础,加强脾胃功能,使其不致“虚不受补”。
对老年人而言,更多的进补应体现于日常饮食之中。比如可把牛奶和豆浆当作首选佳品,每天清晨喝一杯牛奶或一碗豆浆,对老年人过冬是十分有益的。入冬后,由于阳光照射减少,老年人容易缺钙,因此老年人应常吃些富含钙的食物,如豆制品、虾皮、海米、海带、芝麻酱以及核桃等。
儿童:进补不宜过量
儿童生理机能旺盛,正常发育的健康儿童,或生病尚未痊愈的儿童,就不宜“进补”,尤其对一些甘温、温热之物,如羊肉、狗肉、鹿肉、麻雀肉、麻雀卵等,只适宜于成年人,儿童即使体质弱,也应忌食或少食,反之则有损无益。
所以,青少年(包括小儿),由于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注意饮食营养,调节补充,一般不宜以药物进补。
三类孩子可考虑在冬季适当进补:第一类是先天不足、身体发育缓慢的孩子;第二类是平时一贯体弱多病,容易发生感冒、咳嗽、肺炎的孩子,对这些孩子进补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能增加抵抗力;第三类是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差、食欲不振的孩子,要根据孩子的体质进补。
职场女性:赶走亚健康
现代职业女性绝大多数终日在职场与家庭之间奔波与劳碌,亚健康成了许多女性的生存状态。女性冬天进补,可大大缓解亚健康状态,进补时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根据身体状况进补,缺什么补什么,不要跟风,看别人补什么自己也补什么。一般的女性没有出现气血两虚是不用补人参的,否则容易上火,导致鼻出血等,进补应当吃平补食品,像蜂蜜、蜂王浆等。滋补火锅可以吃一些。现在很多火锅店都推出了药膳羊肉、狗肉、牛肉等火锅,这些食物含有较多的蛋白质、铁等人体需要的元素,而在火锅中同时加入的枸杞、大枣、西洋参、海马等都是性缓的补品,女性可以适当吃一些。但应注意的是,这些补品的能量比较高,滋补太多也容易上瘾、增胖,大约一周左右吃一次就可以了。女人冬季多吃海带,海带含膳食纤维比较多,利于通便、降血脂、降血压;海参,能够增强体力、机体免疫力、有皮肤美容效果,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元素,基本不含胆固醇,吃了不上火。
小贴士
进补三注意
1.要注意机体消化吸收功能,忌过于油腻。对于脾胃消化不良者,关键在于恢复脾胃功能。脾胃消化功能良好,营养吸收的成分才有保证,冬季进补应以容易消化吸收为准。
2.药补不如食补,在吃药进补前,应该先把自己的饮食调理好。首先应先向医生咨询了解自己的体质,然后根据自身体质选择相宜的食物进补。
3.要注意药补、食补、动补三结合,忌单纯进补。冬季进补只是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单纯只靠进补并不能达到理想境界,还应当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脑力劳动,并注意调理好饮食,方才有益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