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由来
2012年12月3日 14:00

  冬令进补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冬令进补的由来是在传统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人们平常用了很多力气集中在农务上面,而只有到了冬季,才能有空暇时间,于是就想到也该为自己的身体做保养,在明年春天来时,有好的体力干活,所以产生了所谓‘冬令进补’的概念,而且,冬季常常手脚会冰冷,为了抵抗寒冷的冬天,吃一点特别又暖身子的东西,创造了中国社会的冬令进补。

  同时,冬令进补还符合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传统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生,气候变化影响著人的生理活动,春夏为阳,气候较热;秋冬为阴,气候寒冷,人亦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生理上的变化,《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季的三个月份,是阳气收藏的时期,天气非常的寒冷,必须保护身体的阳气,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所以有些动物有冬眠的情形,人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耗散。又说:『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如果冬天过度的消耗阳气,储存不足,则明年春天易生四肢无力头晕欲厥之类的问题,是不合乎养生之道的。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