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生活服务网冬令进补专题>冬季小常识
冬令进补小常识
2012年12月5日 11:02
冬令进补是我国传统的养生之法。冬季气候寒冷,一般是休生养息时期,“冬主闭藏”,这是指冬令进补可使滋补的营养物质容易储存在体内,滋养五脏,扶正固体。故民间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之说。
进补的方法分二类:一是食补,二是滋补。二者可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更得益彰。
无论是食补还是滋补,都应根据个人体质或病情的不同,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选用补品。中医认为“虚者补之”,所谓“虚”,即不足也,一般可有气、血、阴、阳之分。
凡气虚者常有倦怠无力,气短懒言、多汗等表现;血虚者可有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女性则有月经量少等现象;阴虚者可见低热、潮热、手足心热、口干便秘等见症;阳虚者除有气虚现象外,尚有怕冷喜暖、四肢不温等感觉。
进补时,可根据上述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补品。如气虚者可选用人参、黄芪、白术、黄精等补气中药和山药、扁豆、蘑菇、熟菱等食物;血虚者可用熟地、当归、阿胶等补血药及猪肝、鸡鸭血、菠菜、胡萝卜等食品;阴虚者可用生地、石斛、沙参、麦冬等中药及银耳、芝麻、甲鱼、海参、鹅肉等食物;阳虚者可选用鹿茸、冬虫夏草、杜仲、海马等中药及羊肉、虾、麻雀、黄鳝等食品。
进补时,特别是服用补药时应该注意几点:
不可滥补。即不根据本人的体质及病情乱用补药,这样将有害无益。
不可蛮补。即虽然对症,但用量过大、过猛,欲速则不达,反而会产生副作用,有害健康。
在湿重食欲不振,或有外感等情况时,不要进补。
进补后,如有不适,应停止服补药,在医生指导下,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调治为好。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