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关于国家某部门“中药伤肝提醒”的报道让人们再次对中药所产生的药源性肝损伤产生了强烈地关注。传统认识,中药性平且温和,不良反应相较于西药小且少,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笔者觉得非常有必要撰文提示:用错中药很危险!
中医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疗效更是得到了千百年临床实践的验证,可以说广受老百姓的欢迎。出于对于中医中药的认可和信赖,不少人便有了“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想法,久服、常服的现象比比皆是。随着近年来中药引起的不良事件特别是药物性肝损害的报道越来越多,人们对于中药的安全性也渐渐产生了质疑。
回溯到2016年12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就“仙灵骨葆口服制剂引起的肝损风险”进行了信息通报。仙灵骨葆的成分为淫羊藿、续断、丹参、知母、补骨脂、地黄,滋补肝肾,接骨续筋。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骨折、骨关节炎、骨无菌性坏死等。其实早在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就曾开展对该品种的安全性评价,之后要求企业修订药品说明书,明确提示肝损伤风险。此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持续密切监测该品种,近期的分析结果显示:长期用药,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会增加肝损的风险。
美国FDA的药物肝毒性指导委员会(Drug Hepatotoxicity steering committee,DHSC)认为中草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包括肝实质性损害及肝脏血管性损害,前者即为药物性肝炎,主要包括急性药物性肝炎、亚急性药物性肝炎、慢性药物性肝炎等,一般分为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性两种,大多数药物性肝损害是不可预测的。后者主要包括肝小静脉闭塞症、肝静脉血栓等,中草药导致的肝血管性病变,以肝小静脉闭塞症(HVOD)最具代表性,该疾病近些年来又被称为肝窦状隙阻塞综合征(SOS)。
中药引起肝损的可能因素
中草药本身含有的成分或在肝脏代谢时的中间产物引起了肝脏损伤,例如蜈蚣。该药是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临床用药历史非常悠久。蜈蚣含有类似于蜂毒的毒性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蛋白质,可引起溶血作用及过敏反应,会对肾脏及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但在正常剂量范围、短时间用药相对安全。
用药剂量不适宜造成肝损。例如:菊科、紫草科、豆科、兰科等中草药中含有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在肝脏,PAS经过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酶(CYP450)的催化,脱氢后成为代谢产物脱氢吡咯烷生物碱和脱氢裂碱。长期服用这些中草药,当人体的谷胱甘肽(GSH,一种重要的肝脏保护因子)含量减少时,这些代谢性吡咯产物可与组织中的亲核性酶、蛋白质、DNA、RNA结合并引发各种损伤。肝小叶第三带的GSH含量少,CYP450含量丰富,尤其是该带的窦状隙内皮细胞的GSH含量更低,从而导致肝小叶第三带肝细胞更容易受到代谢性吡咯产物的损伤,病情持续发展可累及肝小静脉,小静脉壁会逐渐硬化、闭塞,周围肝细胞坏死,出现肝小静脉闭塞,这就是长期服用中药引起肝血管性损害的主要原因。注意!是:长期。
那么,只要服用报道过肝损的中草药就会导致肝脏受损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很多中草药变成了“毒药”了吗?其实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观点,事实上大多数的中草药的不良反应还是可控的,只要合理使用中草药就可以减少肝损的发生。
中药引起肝损的问题不容忽视,众多文献也表明,在我国中草药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重要原因,甚至是首要因素之一。但瑕不掩瑜,中药存在不良反应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不良反应已知和可控仍不失为“好药”。如何更合理安全的使用中药是我们需要努力和不断探索的话题,也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