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上海市作家协会第九次会员大会9月23日在沪举行,选举产生了上海作家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和新一届上海作协主席团成员。著名作家王安忆连任上海作协主席。上海市作协此次共选举王晓明、叶辛、孙颙、孙甘露、杨扬、汪澜、陈村、陈思和、赵丽宏、秦文君等10人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增添编剧王丽萍、评论家郜元宝等7人为上海作协主席团委员……
详情
有人生来似乎就是为了行走,他们行走是为了寻找,也许是寻找心之所依,也许……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词
东坛网友相聚上海闲话
晒晒文革时的小学生课本
那尼的个人空间
上海的时髦一度由妓女领导的?
钱乃荣的个人博客
中国诗
癸巳中秋(外一首)
中秋祭祖
让网络作者获得稿酬不是小事
用户名:
密 码:
9月2日“2013上海写作计划”启动,今年的主题为“呼吸”。
写作不只写在纸上 还写在读者意识里 驻市作家在爱尔兰驻沪总领事官邸朗诵文学作品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要闻2013
“五四”作家研究的收获
2013年12月24日 11:09


    刘大白是“五四”时期的著名作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现代文学史讲到“五四”时期,都会提到他,但又往往言之不详,或者囿于历史成见未能给他以客观公允和全面的评介。

    以往现代文学研究中,只是把刘大白定位为初期白话诗人,而对他的诗歌又往往只肯定《红色的新年》《卖布谣》这一类政治抒情诗和歌唱底层人民的叙事诗,不全面。《刘大白评传》一书对刘大白作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还原其历史的真实面貌。从中可见刘大白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一位重要开拓者,还是中国现代文化和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国学根基深厚的著名学者。

    刘大白自幼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曾荣膺拔贡。1896年便已踏上文学道路的他,形成了自己的文艺观,开始了诗歌创作,古典诗词与白话诗俱佳。“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积极宣传新文化,提倡新文学,当时是著名的“浙江四杰”、浙江文坛“三叛徒”、浙江一师“四大金刚”之一。刘大白还是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曾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组织专门研究社会主义的进步团体悟社和革命组织任社,不仅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和中共浙江省杭州党小组在其寓所诞生,他还参与组织衙前农民运动。1924年国共合作期间,他信仰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当时许多中共党员一样,加入国民党,主张国共合作,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教育事业。大革命失败后,出于对中国革命的政治信仰和理想追求,他应蒋梦麟的邀请,1927年5月起任浙江省教育厅秘书,1929年起又任国家教育部常任次长、政务次长,并代理部务数月,以期践行民权,健全治权,教育和唤醒民众,促进民主共和,推进民主革命。《评传》以翔实的史料、精到的评述还原了刘大白的真实人生,展现了他在现代革命史、文化史、文学史、教育史和学术史上的重要贡献,填补了刘大白研究中遗漏的许多空白。毫无疑义,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收获。

    在评介刘大白的文学贡献方面,《评传》有不少突破性的成果。刘大白堪称文体家,虽以旧文学步入文坛,却不愧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诗歌充分地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政治风云的变幻,热切地关注世态,表现了强烈的革命理想,显示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融合的审美取向。他不仅有历来为人称道的红色抒情诗和底层人民生活叙事诗,还有爱情诗、哲理诗、写景诗、儿童诗等,都为现代白话新诗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刘大白又是现代散文(杂文)的开创者之一。最初的散文发表在《绍兴公报》上,“五四”时期以白话杂文形成影响,之后以小品文和政论文为主,其强烈的现实指向、犀利的笔锋、鲜明的思想、流利的表达以及独特的文体形态,显示了他非凡的创造力,对新文学创建产生了推进作用。

    《刘大白评传》 刘家思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选稿:丛山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修己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