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为进一步弘扬荷文化,金湖县人民政府联合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著名文学杂志《青春》承办的以荷为主题的全国散文大赛。征文要求:1、以“荷”为主题,观点鲜明,内容健康;2、文体为散文(随笔),1000字左右为宜;3、作品须为原创……。征文时间:2014年6月1日—7月20日。联系人:
详情
作为小说家首先要清醒,千万不要妄图引领这个时代,也不可能站在这个时代的前面。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词
东坛网友相聚上海闲话
晒晒文革时的小学生课本
那尼的个人空间
上海的时髦一度由妓女领导的?
钱乃荣的个人博客
中国诗
癸巳中秋(外一首)
中秋祭祖
让网络作者获得稿酬不是小事
用户名:
密 码:
2014年3月20日,巴黎图书沙龙开幕,这次书展阿根廷是主宾国,上海市是主宾城市
赵丽宏、程小莹与法国作家对谈《上海的文学杂志》 王安忆巴黎图书沙龙演讲
“上海是很多人的故乡”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要闻2014
一只拉杆箱带旺一套经典小说
2014年8月25日 06:12


 

 

上海书展期间,图书周边产品意外热销

 

 

 

    中国限量500只、“ON THE ROAD(在路上)”封面图案、名牌箱包厂家代工……2014上海书展一开幕,一只装满精装名著的拉杆行李箱意外走红,连记者都意外地肩负起为朋友抢购的重任。

  “书展首日上午试探着摆了10个,不到1小时便被一扫而空。”销售方、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育海回忆。应外地读者要求,企鹅行李箱在书展第二天紧急“登陆”网店,同样“下手需趁早”,书展第四天,500只行李箱便售罄。

  “1580元,当然不便宜,但箱子有范儿,书又有收藏价值,我觉得值!”北京读者沈小渐和朋友一起抢到了3只箱子,提及购买原因,她毫不讳言,“真的抵挡不了限量版行李箱的诱惑。”

  创意是如何萌发的

  文艺范十足、设计精致,这只拉杆箱作为企鹅图书的周边产品,选择了凯鲁亚克《在路上》的经典橙色封面设计为标识,箱内还包括20 册“企鹅经典”精装版图书 。但丁的《神曲》、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圣艾克絮佩里的《小王子》等经典悉数囊括在内。

  黄育海介绍,九久读书人与企鹅公司数年前在中国合作出版“企鹅经典”文学丛书,但“因为它是后来者,很多书已有各种中文版本,市场推广有很多困难。”这也让此次新推出20册“企鹅经典”精装版的营销压力倍增。

  “如何推广?”九久读书人图书编辑邱小群表示,在最终确定为此次精装本促销推出限量版旅行箱之前,他们也曾考虑做帆布袋或文件夹,但都觉得不合适。从确定旅行箱的设计,到最终拿到样品,则经历了7个月的时间。箱子设计精致,三段式封面的分割线、小零件等精细部件都做得很好,连内衬的拉链头,都是可爱的企鹅形状。

  作为英国老牌出版商,企鹅图书在5年前,就在中国市场发售图书周边产品,如笔记本、马克杯、帆布袋、文件夹和杯垫等小物件。但旅行箱这种大型周边产品,始终没有合适的推出机会。

  “行李箱这个周边产品做起来有些难。”企鹅(北京)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海伦说,“大家担心箱子成本高,售价便宜不下来,但最终我们决定试试看。”

  图书也可以这样卖

  对于制作图书周边产品,企鹅中国有自己的一套。“我们重视图书周边,但也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一定得和读书有关,比如书包、笔记本等。”周海伦说。

  而此次企鹅行李箱的成功,其实也有点出乎意料。黄育海透露,行李箱在书展前就做好了,但拿到网站和书店去问时,对方都没兴趣。“网站觉得价格贵、发售运输困难。零售店则觉得,箱子进货保管太麻烦。”但上海书展给了企鹅行李箱一次幸运的机会。由于行李箱是限量版,还掀起了抢购潮。

  “我们没打算卖箱子赚钱,只是想推广图书。”黄育海看重的,是这次的品牌推广效应,“箱子成本近千元,图书定价近900元,其实不怎么赚钱。”他自豪地说,“书在中途也卖断货,但我们迅速调齐配好,行李箱不单独出售,一定和书一起卖。”

  “以前卖书只是卖书,最多也就是动漫图书送些小玩具。也有出版社为搞推广送红酒,但不伦不类。”黄育海说,“现在,我们改变了原来图书‘守株待兔’式的销售模式,通过图书周边,主动为图书增加一些附加值。而且,我们都没来得及主动宣传,行李箱能热销,都是口口相传,依靠网络传播开的。”

  面对书展出现的行李箱抢购潮,也有人批评,有的购买者并不关心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书籍,只是喜欢这一份“文艺范儿”。但周海伦认为,“企鹅经典”丛书在全球各地畅销多年,却从未推出精装版。因此,箱子里的全球首套精装版图书,显然意义更大。

  黄育海说,以后还会把图书周边产品继续做下去,虽然不知道还会不会成功。“这对图书销售来说是个好事。也许有的读者是‘以箱为贵’,但书总归还在那里,总能遇上爱书人。对我来说,读者喜欢就好,能多一个读者就好。”

  “我知道有人笑我买椟还珠。”沈小渐笑着说,过阵子去旅行,她要拖上新箱子,更要带着书上路




选稿:丛山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曹玲娟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