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上海作协将于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14:00在巨鹿路675号作协大厅举行2014上海写作计划首场中外作家交流会,2014上海写作计划的主题是“时时刻刻”(The Hours)。交流会由陈丹燕主持。届时,三位驻市作家和走走,将和读者一起畅谈文学的“时时刻刻”。欢迎广大会员和文学爱好者踊跃参加……
详情
其实,诗写得让人难以理解,是审美的接受障碍。周啸天的诗非常好懂……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词
东坛网友相聚上海闲话
晒晒文革时的小学生课本
那尼的个人空间
上海的时髦一度由妓女领导的?
钱乃荣的个人博客
中国诗
癸巳中秋(外一首)
中秋祭祖
让网络作者获得稿酬不是小事
用户名:
密 码:
2014年3月20日,巴黎图书沙龙开幕,这次书展阿根廷是主宾国,上海市是主宾城市
赵丽宏、程小莹与法国作家对谈《上海的文学杂志》 王安忆巴黎图书沙龙演讲
“上海是很多人的故乡”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要闻2014
教材教辅书里该不该插广告
2014年9月12日 06:00


网友齐声讨伐,出版社认为“规范用好问题也不大”

 

    开学月,教材教辅书里夹杂的广告,又成为家长吐槽的焦点。9月1日,在天涯论坛上,一位广东肇庆的网友称,读初一的女儿开学领到的英语教材内,竟出现十多页关于录音磁带、语法讲解、点读笔等广告。然而,该书出版机构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却表示,这并非广告,而是“售后服务”。很长一段时间,图书作为兼具文化和商业属性的产品,无论封面还是内页基本上不做广告。教材教辅书内出现这些具有明显广告效果的内容,是否合理?

  书目推荐是广告还是服务?

  肇庆这位网友表示:“二十年前,我们上初中那时,课本多么干净,哪会有这种事情?!现在初中教材是免费了,但课本里充斥着这些广告,孩子只好被迫接受这么多垃圾信息。这难道不违规吗?”在网友的跟帖中,基本上是一边倒的讨伐:“各种配套教材广告,变着法子赚钱,首页尾页直接印广告。”不仅如此,不少教材、教辅书封底的图书推介也成为众矢之的。一些网友认为,教材教辅书应该杜绝广告。更多的网友将矛头直指选购教材的学校及当地监管部门,甚至对当下教育产业化、教材商业化的趋势提出质疑。
  对于网友的态度,华师大出版社教辅分社社长倪明表示理解。“一些书商和出版机构从商业利益出发,的确在教材教辅书加入了一些夸大的宣传与广告,尤其内容和教材教辅相距较远,确实不合适。”谈起十年前华师大出版社“肯德基优惠券上教材封面”的新闻,倪明说:“回头看,当时的做法确实欠妥。不说别的,单说学生把优惠券撕下来,就同时破坏了书本的完整。”
  面对网络讨伐声,倪明表示,出版方首先要遵守法律规定,不能违法。“但一切教辅书是否要杜绝广告,尤其是同类书目推介,我认为值得商榷。如一本英语单词书,我们会在最后一页推荐一些本社的相关图书,是希望帮助读者找到自己所需的相关图书。如果推介内容实事求是、与图书本身内容相关,我认为这问题不大。”
  在倪明看来,出版社在教辅书中推荐一些图书,就如同教师给学生推荐书、医生给患者开处方。“你不能说这里面完全没有商业考虑,但是教师育人、医生处方也应该是他们的责任。我只能说,呼吁广大出版者洁身自好,承担起引领读者、服务读者的责任,不要仅仅为了商业利益,破坏了读者对我们的信任。”

  公益广告可否有选择保留?

  翻开上海地区出版的教材、教辅书,虽未见大规模的广告页植入,但封底的书目推荐、附带腰封广告、赠送书签扇子附广告的情况还是存在的。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小方称,外教社出版的多为教材,虽然从不做商业性广告,但确实有在夹带的书签上印刷英语电子报二维码、同类教辅书推介的情况。“这在图书出版中是很普遍的。我们也认为,向读者推荐同类书目,推荐学习方法,这没什么问题。”
  9月1日起征求意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拟定的内容称,中小学、幼儿园不得进行任何广告活动,包括在教材教辅中夹带广告内容。在小方看来,除了一刀切,还可以在广告内容与类型的规定上作些引领。“中国出版协会曾就书媒广告如何发展召开过研讨会,当然,话题主要是公益广告。和电视、广播不同,书媒广告尤其是教辅教材的广告,传播面很广,针对人群也很明确。如果用好了、用正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传播正能量。”




选稿:丛山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峥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