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上海作协将于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14:00在巨鹿路675号作协大厅举行2014上海写作计划首场中外作家交流会,2014上海写作计划的主题是“时时刻刻”(The Hours)。交流会由陈丹燕主持。届时,三位驻市作家和走走,将和读者一起畅谈文学的“时时刻刻”。欢迎广大会员和文学爱好者踊跃参加……
详情
其实,诗写得让人难以理解,是审美的接受障碍。周啸天的诗非常好懂……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词
东坛网友相聚上海闲话
晒晒文革时的小学生课本
那尼的个人空间
上海的时髦一度由妓女领导的?
钱乃荣的个人博客
中国诗
癸巳中秋(外一首)
中秋祭祖
让网络作者获得稿酬不是小事
用户名:
密 码:
2014年3月20日,巴黎图书沙龙开幕,这次书展阿根廷是主宾国,上海市是主宾城市
赵丽宏、程小莹与法国作家对谈《上海的文学杂志》 王安忆巴黎图书沙龙演讲
“上海是很多人的故乡”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要闻2014
荐书活动“冰书挑战”升温引争
2014年9月18日 12:41


 

列出10本书,挑战10个朋友,3.9万微博网友参与其中 荐书活动“冰书挑战”升温引争议

  本报讯 (记者陈熙涵 实习生刘天骄)借助“冰桶挑战”风靡全球之势,一个被命名为“冰书挑战”的荐书活动日前在社交网络开始流行开来。该活动要求被挑战者迅速列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10本书,并告知挑战者,然后继续挑战10个朋友,得到他们各自开具的书单,从而希望一些容易被错过的好书让更多人了解。据悉,“冰书挑战”由社交网站蔓延至微博圈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冰书挑战”始于大洋彼岸。今年9月5日,现居美国的书评人方柏林最先在自己的微博上介绍了一个由自己朋友发起的阅读挑战。他回应了朋友的挑战,并列出了自己包括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维·苏·奈保尔《大河湾》以及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等书在内的阅读书单,也收集了一些朋友们列出的书单展示给大家。不久之后,香港作家廖伟棠给这一挑战命名为“冰书挑战”。随后,编剧史航、小说家马伯庸等纷纷加入到“冰书挑战”中来。史航列出了《福尔摩斯探案集》、《三国演义》、《金庸作品集》、毛姆《刀锋》等,马伯庸则特别强调了王小波的《2010》,认为这是王小波最被低估的作品之一。随着“冰书挑战”在微博上热度的逐渐上升,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果壳网主编徐来的书单,少见“科学文青们”热衷的科普读物,他推荐的多为卡夫卡《城堡》、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等文学作品。

  就在“冰书挑战”不断升温的当口,作家止庵在微博上引用了超现实画派大师达利的一段话,婉转表达了对该活动的“异见”。止庵说,自己当年看《达利访谈录》,记得有访问者问达利:“假如把你的画都烧了,只留一幅,你留哪幅?”达利答的是“一幅也不烧”。止庵认为这是对“冰书挑战”之类问题最好的回应。“因为那个预设的‘假如’一说根本就不成立。”

  仅仅过了一个晚上,“冰书挑战”命名者廖伟棠,就在微博上作了反驳,他表示“冰书挑战”对回忆与梳理个人阅读有一定的帮助,挑战行为本身或显得“煞有介事”,或像是故意吸引眼球,但借由这一挑战并将阅读的意义重申并传递出去,就是它的意义所在。止庵则回应,他不反对开书单,他反感的是借由“挑战”这一形式,预设太多前提太多规定,反使读书这件很个人化的事显得不那么纯粹,因此止庵表示不会参与其中。

  截至记者发稿时,在微博上列出书单并参与其中的网友计有3.9万,“冰书挑战”也一度在新浪微博的24小时热搜词中榜上有名。某微博红人将“冰书挑战”戏称为“穷人版的‘冰桶挑战’”。不过,目前“冰书挑战”所受到的关注和知晓度远不及“冰桶挑战”。与“冰桶挑战”不同的是,“冰书挑战”并没有多少文化名人参与其中,甚至许多受访者表示从未听说过这项活动。由于“冰书挑战”没有明确的目标,有业内人士昨呼吁:要让其具有慈善的色彩,不如藉此成立一个冰书图书馆。参与挑战者可将自己书单中所列图书各捐一册给冰书图书馆,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选稿:丛山  来源:文汇报  作者:陈熙涵;刘天骄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