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之后,“冰书挑战”近日也在微博上迅速走红:“冰书挑战”要求被挑战的人迅速列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10本书,然后挑战十人,被挑战的人列出书单后..
“冰书挑战”继“冰桶挑战”后走红 网友感叹书单难列

网友Eeeeevaporate列出的书单几乎都是英语学习书,并称要“召唤英语之神”。
在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之后,“冰书挑战”近日也在微博上迅速走红:“冰书挑战”要求被挑战的人迅速列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10本书,然后挑战十人,被挑战的人列出书单后再挑战十人,并且告知原挑战者,以此类推。截至9月17日,该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2239万,近4万网友直接参与了讨论。
网友列书单 纷纷感慨“读书少”
“我看过的书不少,《情书》、《燕尾蝶》、《1Q84》、《谢谢你爱过我》之类的。”毕业于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的小秋告诉早报记者,“但要说对我有影响的,那其实列不到10本。”
和小秋相似,有不少网友在微博上感慨一时半会要列出10本有影响力的书真不容易,经历各种纠结抓狂之后才勉强排出自己的书单。网友“翀李李李”表示:“觉得自己看的书真的很少,阅读量很小,以后要多读一些书啦!”网友“千帆流沙”则说:“除了课本和工具书,真的蛮难的,暴露了我文盲的本质。”
早报记者将 “冰书挑战”引发的讨论浏览下来,总结出以下几个“冰书”系列。
“教材教辅系列”可以说是学生书单的热门选择。有不少网友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这些中学教科书罗列一遍,甚至带上了《新华字典》,称它们影响深远,可谓“数十载书海奋战”。而几乎每位学子都不陌生的教辅如《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王后雄学案》、《世纪金榜》也都榜上有名。也有大学生不甘示弱,让自己的专业书亮了个相。“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大学物理、统计学、运筹学、C++、数据库、系统仿真、信息系统,想想这些年真是读了不少书。”还有人干脆把托福雅思四六级都给搬了出来,称“凑足十本召唤英语之神”。
“畅销书系列”也非常频繁地出现在网友的书单里。畅销小说是各微博网友的“心头爱”,尤其金庸武侠、盗墓悬疑、言情小说等。《狼图腾》、《明朝那些事儿》、《哈利·波特》、《何以笙箫默》这些书的出镜率非常高。此外,《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世界因你而不同》、《攻心话术》等励志、职场类书籍也颇受关注。“冰书单”俨然是“畅销书单”。
“名著系列”出现的频率也不低,但是和“教材教辅”系列异曲同工的是,网友所列名著大都属于“中小学生课外必读书目”,也可以说是上学期间的“规定项目”。从《唐诗三百首》、《论语》、《繁星·春水》、《三国演义》、《红楼梦》到《傲慢与偏见》、《简·爱》、《鲁滨孙漂流记》,书单中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都不少见,而这些书目也基本上都曾出现于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生课外必读书目”中。
“10本有影响的书” 为何不好找?
为什么找出“10本有影响的书”令这么多网友“措手不及”,以至于拿教材充数?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在接受早报采访时表示,现实情况是学生课余阅读面非常狭窄,这也和教育制度有关。“升学有用,读书无用。教育体系太功利化,学生难以养成阅读习惯。”
另一方面,全民阅读情况也不乐观。今年4月,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公布: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平时“个人阅读”的评价中,只有1.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4%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有37.6%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52.8%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但是,很难举出10本对自己有影响的书,也不能只说读者读书少的缘故。”熊丙奇说,“有的人读书多,但可能是烂书。读书少,不等于体会就少。”在他看来,图书出版情况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尽管每年图书出版品种都有所增加,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好书却很少。“出版社总拿畅销书作指标”,伴随网络快餐式阅读的流行,出书人和读书人似乎难免浮躁。“其实书的影响力还是在内容上,是电子版还是纸质版影响不大。”
而《京华时报》评论员单士兵则认为,把阅读尴尬都推给文化环境欠佳是站不住脚的。在他看来,个人面对图书市场都有阅读自主选择权,问题是很多人的阅读太过功利。比如,太多人把阅读聚焦于“厚黑学”、“成功学”、“办公室政治”、“商业谋略”之类的畅销书。“只希望通过阅读去解决‘谋生’和‘谋利’的问题,最终会因为无法‘谋心’,得不到真正需要的文化滋养。”
■ 延伸阅读
大V们的书单
@廖伟棠(香港作家、诗人)
二十岁前影响我最大的书:《银河铁道九九九》、鲁迅的《野草》、郑民钦翻译的《黄金幻想:日本散文诗选》、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二十到三十岁影响我最大的书: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卡夫卡全集、海德格尔所有中译本、切·格瓦拉的日记、《杜诗详注》、夏承焘的《姜白石词笺注》。书单苦短,我只列到三十岁之前。
@西门不暗(《南都周刊》前执行主编)
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10本书(按时间顺序):《水浒传》、《红与黑》、《河边的错误》、《王朔文集》、《百年孤独》、《圣经》、《通往奴役之路》、《哈维尔文集》、《正义论》、《尼采文集》。
@韩松落(专栏作家)
接招。二十岁前的10本,依时间先后:《西游记》(绝对的第一)、《聊斋志异》(连环画)、《红楼梦》、上世纪80年代地摊杂志和日本推理小说、《梦的解析》、《萧红全集》、《传奇》、《白鲸》、《草叶集》、《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选》。
@潘采夫(专栏作家)
《红与黑》、《射雕英雄传》、《中国古代文人传说故事》、《自由的言说》、《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冰点》、《人类群星闪耀时》、《传统下的独白》、《王朔全集》、《约翰克立斯朵夫》。
@拇姬(果壳网主编徐来)
很难评价一本书对自己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翻来覆去读的10本书是:《哈扎尔辞典》、《看不见的城市》、《修道院纪事》、《城堡》、《小径分叉的花园》、《酉阳杂俎》、《西游记》、《纬书集成》、《冠军早餐》、《想象中的动物》。
@朱琺(学者)
平生读书杂乱,未曾仔细揽镜自省过;时有一阵子狂爱膜拜,后却束之高阁者。以影响计,反复恩宠的前十种应是: 《诗经》、《老子》、《山海经》、《太平御览》、《西游记》、《西游补》、《吹牛大王历险记》、《博尔赫斯文集》或其他版本、《宇宙奇趣》、《哈扎尔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