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9月27日14:00巨鹿路675号,在上海作协大厅将举行写作计划第三场中外作家交流会,主持人为著名作家孙甘露,嘉宾为丹麦作家Hans Henning Harmer,匈牙利作家Imre Korizs 和Péter Gerocs,以及上海作家小白,他们将共同畅谈“时时刻刻”,欢迎读者参加!活动免费参加,报名方法:
详情
获颁第六届鲁迅文学理论评论奖,张新颖说:"文学研究是我爱文学的方式。"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词
东坛网友相聚上海闲话
晒晒文革时的小学生课本
那尼的个人空间
上海的时髦一度由妓女领导的?
钱乃荣的个人博客
中国诗
癸巳中秋(外一首)
中秋祭祖
让网络作者获得稿酬不是小事
用户名:
密 码:
2014年3月20日,巴黎图书沙龙开幕,这次书展阿根廷是主宾国,上海市是主宾城市
赵丽宏、程小莹与法国作家对谈《上海的文学杂志》 王安忆巴黎图书沙龙演讲
“上海是很多人的故乡”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要闻2014
以诗的审美开辟叙事诗的形式
2014年9月26日 09:20


    以诗的审美开辟叙事诗的形式 纪念莱蒙托夫诞辰200周年研讨会举行

  日前,纪念莱蒙托夫诞辰200周年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俄罗斯联邦驻沪总领事安德烈·斯莫罗金,冯春、郑体武等翻译家与研究者参加纪念会,共同探讨莱蒙托夫作品的特色、在中国的译介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今年是俄罗斯著名民族诗人莱蒙托夫诞辰200周年。该纪念活动由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主办。会上,今年刚刚获颁俄罗斯作家协会“莱蒙托夫奖章”的翻译家顾蕴璞在书面发言中表示,莱蒙托夫以诗的审美方式开辟了叙事诗的形式,作为俄国近代文学奠基人之一。莱蒙托夫作品中文译本的主要译者之一、翻译家王智量则认为莱蒙托夫是“世界上少有”的作家,因为他在短暂的20多年生命中留下了如此丰富而出色的作品,而在今天,我们依然在纪念他。莱蒙托夫生于1814年,通过《诗人之死》的发表确立了他在俄罗斯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普希金的继承人,他与普希金的比较是研讨会上被频频提及的话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杨伟民表示,相比普希金的“外向”,莱蒙托夫是“内向”的,但他的作品展现出了内心和灵魂的深度。翻译家夏仲翼表示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在时代、风格上有很多的相似性,而实际上他们的作品无论是在地位、影响乃至水平似乎都难分伯仲。当天,还举行了莱蒙托夫作品朗诵会,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朗诵了莱蒙托夫的《帆》、《当代英雄》等作品的选段。




选稿:丛山  来源:文汇报  作者: 陈熙涵 刘天骄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