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作协、新疆作协喀什座谈会现场

上海代表团参观艾青诗歌馆

上海作家在喀什与卖琴维吾尔族老人一起弹琴,吃瓜,交流
2014年9月中旬,上海作协代表团应文学“结对子”活动对口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协的邀请,赴新疆学习考察。代表团一行沿途参观考察了新疆风力发电、中石油新疆独石子炼油厂、石河子军垦第一连、艾青诗歌馆,喀什上海援建指挥部,乌鲁木齐新疆作家创作培训中心等地,并与新疆作家、文学编辑和三届新疆作家班学员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通过学习交流,上海代表团的成员深化了对结对活动深远意义和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大家体会到,“结对子”既是一项文学活动,更具有特殊的政治、社会、文化意义,特别在当前形势下,结对活动对于促进内地人民对新疆的深入了解,对于增进民族理解、民族沟通,促进民族融合、民族团结,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新疆学习考察期间,代表团一行从北疆到南疆,从看新疆的高山大河、历史人文到看上海援疆的建设成果,从了解军垦、石油开发建设历史和现状到了解新疆文学艺术的发展,从与新疆作家、编辑、学员的交流到当街和维吾尔、哈沙克等少数民族人民的互动,新疆的好山、好水、好人、好物都深深地打动了上海作家团一行,激发了作家的创作灵感和激情。上海资深文学编辑、三届新疆作家班辅导员徐大隆深有感触地说,看了新疆,走了新疆,才了解明白了新疆作家小说为什么这般丰富多姿,为什么会给人这么大的震撼。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滕肖澜说:新疆山好,水好,人更好,考察交流中看到的点点滴滴,让我感受到新疆人民的纯朴善良,他们生活里那些美好的细节写出来是会打动人心的。编辑王震坤说:新疆现在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内地有一些误解和耽心,这都是由于交流不够造成的。在喀什,我们在街上与卖琴维吾尔族老人一起弹琴,吃瓜,交流是那么愉快和谐,我们深深感受到,汉维人民都是渴望和睦相处的,喀什现在也是安全的。我们要通过更多的文学交流,促进双方增进了解,避免误解。作家须兰、蔡骏、甫跃辉表示,学习交流活动促进了我们对新疆多民族文化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和心胸,在和新疆各民族作家的交流中获得了滋养,激发了创作灵感和创作热情。不少作家都表示,希望有机会再去新疆深入生活,开展创作。
考察交流活动期间,上海和新疆作协围绕进一步深化、拓展“结对子”活动,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探讨,形成一些新的设想和意向:一是继续办好新疆作家创意写作培训班,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社会考察方案,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二是利用上海文学理论评论的优势,加大对新疆作家作品的评论推介;三是筹备举办“新疆诗歌全国行·上海站”活动;四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新技术手段促进新疆文学在内地的传播,计划在上海作协主办的华语文学网上开辟新疆各民族作家作品展示平台,建立新疆文学经典作品电子文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