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9月27日14:00巨鹿路675号,在上海作协大厅将举行写作计划第三场中外作家交流会,主持人为著名作家孙甘露,嘉宾为丹麦作家Hans Henning Harmer,匈牙利作家Imre Korizs 和Péter Gerocs,以及上海作家小白,他们将共同畅谈“时时刻刻”,欢迎读者参加!活动免费参加,报名方法:
详情
获颁第六届鲁迅文学理论评论奖,张新颖说:"文学研究是我爱文学的方式。"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词
东坛网友相聚上海闲话
晒晒文革时的小学生课本
那尼的个人空间
上海的时髦一度由妓女领导的?
钱乃荣的个人博客
中国诗
癸巳中秋(外一首)
中秋祭祖
让网络作者获得稿酬不是小事
用户名:
密 码:
2014年3月20日,巴黎图书沙龙开幕,这次书展阿根廷是主宾国,上海市是主宾城市
赵丽宏、程小莹与法国作家对谈《上海的文学杂志》 王安忆巴黎图书沙龙演讲
“上海是很多人的故乡”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要闻2014
以人民为中心向生活要素材
2014年10月23日 06:12


以人民为中心向生活要素材 ——“五个一工程”上海获奖作品表彰暨创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侧记

  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 见习记者 祝越

  文艺创作如何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这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都要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昨天,在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获奖的上海代表,结合创作体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向生活要素材;跟随时代发展,以艺术个性推进创新;描摹当代英雄,引领社会精神。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上海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韩正书记关于上海文艺工作要进入一个新的境界的重要批示精神。希望上海的文艺工作者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在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中多出精品力作,在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多出精品力作,在开拓创新中多出精品力作,在营造良好环境中多出精品力作,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

  像针扎一样扎根于生活

  纵观本届“五个一工程”上海获奖作品,无一例外印证了一个观点:只有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文艺工作者才能有所成就。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今年30集电视连续剧《焦裕禄》再次在央视播出,剧中焦裕禄的扮演者王洛勇,靠扎实的演技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受到观众的认可。在谈到饰演焦裕禄的感受时,他说这次真不是演,也不是在兰考生活,而是扎根于生活中,就像针扎一样。

  王洛勇为了演出焦裕禄患肝病时疼痛的剧烈性和突然性,在腰上贴身绑了一个三角插头,一使劲鼓起肚子就扎得疼。他说,当年曾经照顾过焦裕禄的护士长樊镜珍老人说:“焦裕禄病痛难忍的时候医院给他开了杜冷丁,他却舍不得用,让别的病人用,自己疼得头上直冒汗也不吭一声。”

  此次获奖的《西藏天空》同样来源于生活,这个故事背景从西藏和平解放前的上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剧本写了17次,从最初的8万字改到3万字,导演傅东育说:“拍摄《西藏天空》可谓数字上的历险:摄制组7次入藏,南至林芝、北至阿里,跨度8000公里,最高海拔5600米;剧组人员最多时达430人,在西藏拍摄9个多月。”

  作家要想办法改变和创新

  精品力作出自创新。文艺工作者要踏着时代脉搏,以自己的艺术个性,为作品赋予新意。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文艺工作者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和艺术训练。

  此次获奖的小说《繁花》一经出版就收获极大反响,发行量超过20万册。《繁花》作者金宇澄直言这是上海的魅力。《繁花》全文都用沪语写作。“在语言上,我不愿意它是一个方言小说,要让非上海话的读者也能看懂。”金宇澄说,“作家建立个性特征,在语言上要'再创造',西方一些作家甚至故意用错字,或结结巴巴,或标点上有意变化,制造特征与障碍。就像画家,不能画得跟别人一样,文艺工作者要想办法改变和创新。”

  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历史已经证明,一切传世力作,都是时代的产物。它们呼应着时代的需求,引领着时代的前行,为历史存正气,也为世人弘美德。而这样的作品,也必然会得到人民的欢迎。

  沪剧《挑山女人》2012年诞生于宝山区一个小剧场,如今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并在全国各地巡演160余场,观众达14万人次。《挑山女人》取材于真人真事,诠释了一位不向命运屈服的母亲,挖掘出了一个普通而鲜活的中国母亲身上所蕴含的感人力量。该剧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汲取养分,彰显出时代和民族精神,就一定能焕发出时代光辉,赢得口碑与观众。




选稿:丛山  来源:文汇报  作者: 邵岭 祝越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