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9月27日14:00巨鹿路675号,在上海作协大厅将举行写作计划第三场中外作家交流会,主持人为著名作家孙甘露,嘉宾为丹麦作家Hans Henning Harmer,匈牙利作家Imre Korizs 和Péter Gerocs,以及上海作家小白,他们将共同畅谈“时时刻刻”,欢迎读者参加!活动免费参加,报名方法:
详情
获颁第六届鲁迅文学理论评论奖,张新颖说:"文学研究是我爱文学的方式。"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词
东坛网友相聚上海闲话
晒晒文革时的小学生课本
那尼的个人空间
上海的时髦一度由妓女领导的?
钱乃荣的个人博客
中国诗
癸巳中秋(外一首)
中秋祭祖
让网络作者获得稿酬不是小事
用户名:
密 码:
2014年3月20日,巴黎图书沙龙开幕,这次书展阿根廷是主宾国,上海市是主宾城市
赵丽宏、程小莹与法国作家对谈《上海的文学杂志》 王安忆巴黎图书沙龙演讲
“上海是很多人的故乡”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要闻2014
盐野七生:“我从未想过为当下写作”
2014年10月28日 05:52


用15年时间写15本《罗马人的故事》,你在写作过程中会感到厌倦吗? 

 

日本作家盐野七生

 

    早报记者:用15年时间写15本《罗马人的故事》,你在写作过程中会感到厌倦吗?

  盐野七生:从来没有厌倦过。可能是因为我陶醉于古罗马历史之中,所以我想把有魅力的古罗马写出来给读者。

  早报记者:《罗马人的故事》在中、日、韩都很畅销。当初写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会写成畅销书?

  盐野七生:坦率地说,心里还是想过的。但想归想,写归写。比如说,我出一部为商人而写的罗马史,肯定畅销。但我没有这样的罗马史。

  早报记者:但在中国,最推崇你作品的就是商人,比如王石、任志强,他们在很多场合都推销过这套书。

  盐野七生:在日本也是如此。在来中国前,我还和日立的前社长见了面。

  早报记者:有没有想过,商人为何会喜欢你的作品?他们都想当恺撒? 盐野七生:有人对我说,不能给商人一个梦——以为他们都可以当恺撒。在我看来,无论政治家、商人或者普通人,他们只要阅读这本书,对我而言效果都是一样的。因为我把我感兴趣的写出来了,他们同时也感兴趣,我们就有了共同的精神。

  早报记者:15本《罗马人的故事》给读者详尽地描绘了不一样的罗马史,太多影视剧向我们展示的罗马帝国都与暴虐、荒淫无度联系起来。

  盐野七生:在古代罗马那么多皇帝中,有好有坏,我也写了那么多坏皇帝。我觉得历史学家不能裁判历史,历史学家的工作就是把历史如实写出来,裁判是读者。

  早报记者:但影视剧似乎更愿意展现恶的罗马。

  盐野七生:因为人总是喜欢看别人的失败,说别人的坏话,都喜欢听花边新闻。所以,电视节目只有这么做,收视率才会高。我看了几乎全部的关于古罗马的影视剧,但没有一部是我喜欢的,我全部反对。

  早报记者:你在看这些影视剧的时候,会不会很气愤地想抗议:不是这样的!

  盐野七生:我经常会有这种情绪。比如现在BBC拍的古罗马电视剧就不行。古罗马一直到最后都不是真正的基督教国家,如果让基督徒去写古罗马,那古罗马一定很坏。所以我们看到的古罗马史,负面居多。

  早报记者:这套书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你写罗马帝国与蛮族之间的关系。读者会看到,罗马帝国与蛮族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对抗关系,根本不是《角斗士》里的那种。

  盐野七生:如果把被征服的人民当做奴隶,并在那课以重税,一定会发生叛乱。一旦发生叛乱,就得派遣部队。古罗马的办法是把被征服的地方纳入罗马,使他们成为帝国的一分子,成为帝国的成员。这就是罗马帝国与近代大英帝国等所谓帝国不一样的地方,比如甘地或尼赫鲁是不可能在英国议会中拥有席位的,而在古罗马的元老院里就有被征服的地方的席位。

  早报记者:在你看来,帝国不只是依靠征服来统治?

  盐野七生:是的。征服只是一开始的事情,然后是包容。所以在被罗马征服的地方还出现过罗马皇帝。在大英帝国时期,印度这样的殖民地人民能到英国当首相吗?这就是区别。

  早报记者:在这套书的最后,读者也会看到,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它的包容性就减弱了,甚至蛮族将军史提利柯这样对帝国非常重要的人物,都会被正统罗马人排斥。

  盐野七生:这就和人一样,任何组织都有寿命。年纪大了,脑子运转就慢了,帝国也是。

  早报记者:书的最后是写罗马帝国的衰落和灭亡,作为写作者,为帝国感到惋惜吗?

  盐野七生:会的。这就好像我眼看着跟我生活15年的男人死去了一样。这是真实的感受。

  早报记者:罗马帝国的衰败、灭亡,对这个复杂的当下世界有何提醒?

  盐野七生:我的写作没有考虑过这个事情,如果我要考虑为现实而写作,我的作品恐怕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早报记者:你在中国的这几天有没有注意到,读者、学者用现代人的角度来解读你的作品?这种情况在韩国、日本有吗?

  盐野七生:是的。读者活在当下,他们难免要用现代人的眼光解读。在日本、韩国也是如此。我只想说,当初我写这些书的时候,绝对没有想过为当下而写。

  早报记者:你怎么看战争?《罗马人的故事》从头到尾都是在打仗。

  盐野七生:战争总是恶的,所以最好不要战争。因此我在书里写“罗马和平”怎么产生、延续和消失的。

 

    (东方早报 2014-10-27)




选稿:丛山  来源:东方早报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