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9月27日14:00巨鹿路675号,在上海作协大厅将举行写作计划第三场中外作家交流会,主持人为著名作家孙甘露,嘉宾为丹麦作家Hans Henning Harmer,匈牙利作家Imre Korizs 和Péter Gerocs,以及上海作家小白,他们将共同畅谈“时时刻刻”,欢迎读者参加!活动免费参加,报名方法:
详情
获颁第六届鲁迅文学理论评论奖,张新颖说:"文学研究是我爱文学的方式。"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词
东坛网友相聚上海闲话
晒晒文革时的小学生课本
那尼的个人空间
上海的时髦一度由妓女领导的?
钱乃荣的个人博客
中国诗
癸巳中秋(外一首)
中秋祭祖
让网络作者获得稿酬不是小事
用户名:
密 码:
2014年3月20日,巴黎图书沙龙开幕,这次书展阿根廷是主宾国,上海市是主宾城市
赵丽宏、程小莹与法国作家对谈《上海的文学杂志》 王安忆巴黎图书沙龙演讲
“上海是很多人的故乡”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要闻2014
文学让人保持未被异化的锐气
2014年10月28日 06:00


    文学让人保持未被异化的锐气 《钟山》青年作家笔会聚焦文坛新生力量

 

     日前,10多位70后、80后、90后作家参加了《钟山》全国青年作家笔会。对这批青年作家的作品,用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的话说,是“非常有冲击力”的。她建议青年作家:“要学会打量自己,对于文学是否确实放不下。如果真正离不开文学,就要充分积累,并作长远的打算。”

  作家徐则臣认为,很多时候作家在别人的惯性里写作,而并不自知,是否真实有效地认识并写出了真实的生活,也不自知,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来自东莞的诗人郑晓琼说,文学可以抵抗世俗的标准和现代工业,可以让人保持未被异化的纯粹、个性和锐气;新获鲁迅文学奖的滕肖澜认为,文学自有其比较亲民的一面,在大量人口涌入大城市的今天,变化了的城市人的生活,其中的现状、窘境、希望、心愿,只要表达,就足够了;曾获郁达夫小说奖的甫跃辉则认为,80后作家新的文学主张少、打量自己的勇气不够。

  《钟山》主编贾梦玮说:“关心文学的新生力量是《钟山》杂志的传统。一本好的杂志是不会以年龄来划分作家的,所以,与其说我们关心年轻作家,不如说我们在年轻作家中寻找声气相投者,关心文学的价值和精神取向。”




选稿:丛山  来源:文汇报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