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9月27日14:00巨鹿路675号,在上海作协大厅将举行写作计划第三场中外作家交流会,主持人为著名作家孙甘露,嘉宾为丹麦作家Hans Henning Harmer,匈牙利作家Imre Korizs 和Péter Gerocs,以及上海作家小白,他们将共同畅谈“时时刻刻”,欢迎读者参加!活动免费参加,报名方法:
详情
获颁第六届鲁迅文学理论评论奖,张新颖说:"文学研究是我爱文学的方式。"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词
东坛网友相聚上海闲话
晒晒文革时的小学生课本
那尼的个人空间
上海的时髦一度由妓女领导的?
钱乃荣的个人博客
中国诗
癸巳中秋(外一首)
中秋祭祖
让网络作者获得稿酬不是小事
用户名:
密 码:
2014年3月20日,巴黎图书沙龙开幕,这次书展阿根廷是主宾国,上海市是主宾城市
赵丽宏、程小莹与法国作家对谈《上海的文学杂志》 王安忆巴黎图书沙龙演讲
“上海是很多人的故乡”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要闻2014
“九久读书人”为何频“中奖”
2014年10月31日 05:55


接连事先获得新晋诺奖、布克奖、普利策奖得主作品中文版权 “九久读书人”为何频“中奖”

 

    两周前,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时,上海“九久读书人”董事长黄育海正身处法兰克福书展,手机放在边上,不停地看表。时间过去5分钟了,还没任何消息,心有点往下沉。接着,一个电话进来,同事以最简洁的方式告之喜讯--“我们'得奖'了”。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九久读书人”拥有新晋诺奖得主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的作品中文简体版权达9本之多。按照一直以来诺奖结果对图书市场的拉动效应而言,“九久”确实“中奖”了。

  没过几天,“九久读书人”再次“中奖”。2014年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奖授予澳大利亚作家理查德·弗兰纳根的长篇小说《通往北方的小路》,而“九久”恰恰在法兰克福书展前购买了这本小说的简体中文版权。而今年4月,美国普利策小说奖颁给《金翅雀》之时,“九久”同时宣布已拥有该部长篇小说的中文简体版权。一而再、再而三,“九久读书人”为何总能“中奖”,是巧合,是运气,还是神通广大、有“内部消息”?

  慧眼独具:“只引进最好作家的最好作品”

  从某种程度上讲,“九久读书人”的引进作品标准和国际各大奖项的评奖标准较为一致,这可能是“中奖”最根本原因,黄育海说。就拿今年布克奖获奖作品《通往北方的小路》来说,评委会刚刚公布入选“短名单”,“九久读书人”就仔细阅读了名单上的6部小说,挑出“质量最高”的一部买入。奖项结果证明了“九久读书人”的眼光。

  “我们不仅把眼光放在传统的欧美主流文学界。以色列、土耳其、印度、埃及等国的优秀作家作品也是我们引进版权的对象。”黄育海透露,“九久读书人”成立10年来,旨在引进最好作家的最好作品,目前已引进了5位诺奖得主的作品--都是在他们获奖之前。

  嗅觉灵敏:“时时刻刻在捕捉和分析信息”

  “在'九久读书人'工作,节奏是相当紧凑的,中午吃饭的时候都在交流选题。”负责欧美商业小说项目的邱小群说。

  与传统出版社不同,“九久读书人”的选题会并不放在一年的年底或者年头,而是“时时刻刻在进行”。“九久读书人”有两个选题来源:一是在海外雇佣了5家“书探”公司,获取大量“情报”,了解一些重要作家和重要出版社动态;二是编辑每天与大量海外版权代理人保持联系、沟通信息。

  时间久了,“九久读书人”成了一个“嗅觉”灵敏、动作灵活的“出版体”。最近中央电视台在播《龙文身的女孩》改编的电影,“九久”判断这会使许多人想要看小说原著,所以决定再做一个精装本。

  土壤宜人:“我一个杭州人愿在上海长久扎根”

  每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举行的“99之夜”,来参会的版权商人数都远远超过邀请人数。九久读书人公司的英文名称是“shanghai 99”。今年,伦敦书展总监杰克斯·托马斯来上海访问时,特意到“九久读书人”的办公室参观,他说:“今天我总算亲眼见到了。”

  黄育海说,“九久读书人”创立10年来之所以成功走向世界,与上海这片深厚的文化土壤有着深刻的关系。

  “我是杭州人,为什么跑到上海来干这份出版事业?因为在上海发展肯定比在其他地方好。我就举一个例子,像我们这种做外国文学经典精品的出版社,市场效益肯定不如做养生书、财经书、青春文学的,但这10年来,'九久读书人'受到了上海新闻出版局等部门的奖励资助,小到公司网络的技术更新,大到赴法兰克福举办'99之夜',背后都有上海文化主管单位的关怀和支持。”

  黄育海说,出版行业是一个前期投入较多、效益回收较慢的行业,也多亏了上海的金融企业有开放的头脑、愿意“托”一把文化事业。他感激地说:“上海的交通银行、中信银行肯贷款给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保证了我们的资金链运转正常。我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这样的好事。我愿意在上海长久地扎根下去。”




选稿:丛山  来源:文汇报  作者:吴越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