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9月27日14:00巨鹿路675号,在上海作协大厅将举行写作计划第三场中外作家交流会,主持人为著名作家孙甘露,嘉宾为丹麦作家Hans Henning Harmer,匈牙利作家Imre Korizs 和Péter Gerocs,以及上海作家小白,他们将共同畅谈“时时刻刻”,欢迎读者参加!活动免费参加,报名方法:
详情
获颁第六届鲁迅文学理论评论奖,张新颖说:"文学研究是我爱文学的方式。"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词
东坛网友相聚上海闲话
晒晒文革时的小学生课本
那尼的个人空间
上海的时髦一度由妓女领导的?
钱乃荣的个人博客
中国诗
癸巳中秋(外一首)
中秋祭祖
让网络作者获得稿酬不是小事
用户名:
密 码:
2014年3月20日,巴黎图书沙龙开幕,这次书展阿根廷是主宾国,上海市是主宾城市
赵丽宏、程小莹与法国作家对谈《上海的文学杂志》 王安忆巴黎图书沙龙演讲
“上海是很多人的故乡”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要闻2014
陈子善:《路翎全集》
2014年11月2日 07:59


 

 

 

    6月5日 晴。上午至复旦大学参加“《路翎全集》发布及现代文学文献整理座谈会”。《路翎全集》由张业松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初版,共十卷,又附卷一卷,除了收入作者生前已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话剧、文论,以及书信,还包括整整四卷直接从手稿整理的作者晚年作品。全集的编订长达近二十载,编者孜孜矻矻,历经曲折,终于功抵于成。

  路翎(1923-1994)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七月派”最重要的小说家。按与会的邵燕祥先生的说法,路翎1940年代在大后方与在上海的张爱玲、在北平的袁犀(李克异)几乎同时崛起于中国文坛,是“三位最有希望成为大家的二十多岁的小说家”(《面对<路翎全集>的杂感》)。而早在1947年,青年作家晓歌(徐光燊)在《文艺春秋副刊》第1卷第1期发表的书评《路翎的<求爱>》中就指出:

  凡是看过《饥饿的郭素娥》和《财主底儿女们》的读者,没有不为这廿多岁青年作家的才华所惊异。生活的洪炉固然是足以培育作家,然而在这广大的世界中,它不见得有厚于彼而薄于此,最重要的,恐怕还是他精神上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自觉和体会,最热烈的感受,最冷静地精绘,笔下留落的才是诗篇。

  但是,路翎后来的惨痛遭遇实在令人扼腕,正如尚健在的“七月派”作家杜高先生在座谈会书面发言中所沉痛地揭示的:“路翎的悲惨遭遇,是我们民族的不幸,这样残酷地摧毁一位天才的作家,是我们民族的羞耻。因此,对他的研究和纪念,绝不仅具有文学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反思我们的历史。”

  而今,随着《路翎全集》的推出,学界可以据之更全面、更深入地探讨和评价路翎创作的成败得失了,也可以据之进一步深刻“反思我们的历史”了。当然,作家全集的编订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座谈会上李辉先生就提供了未及编入全集的路翎晚年写给他的4封信。这就引发了作家集外佚文要否搜集,作家全集如何编集的颇有意思的讨论。《鲁迅全集》一直在增补,作了重要增补的《老舍全集》也刚出版不久,《阿英全集附卷》(其中主要是“补遗”)、《茅盾全集补遗》(上下)和《胡风全集补遗》等书也已陆续问世,这些都说明现代作家作品的辑佚补阙工作仍是题中应有之义,仍然十分必要。




选稿:丛山  来源:文汇报  作者:陈子善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