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9月27日14:00巨鹿路675号,在上海作协大厅将举行写作计划第三场中外作家交流会,主持人为著名作家孙甘露,嘉宾为丹麦作家Hans Henning Harmer,匈牙利作家Imre Korizs 和Péter Gerocs,以及上海作家小白,他们将共同畅谈“时时刻刻”,欢迎读者参加!活动免费参加,报名方法:
详情
获颁第六届鲁迅文学理论评论奖,张新颖说:"文学研究是我爱文学的方式。"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词
东坛网友相聚上海闲话
晒晒文革时的小学生课本
那尼的个人空间
上海的时髦一度由妓女领导的?
钱乃荣的个人博客
中国诗
癸巳中秋(外一首)
中秋祭祖
让网络作者获得稿酬不是小事
用户名:
密 码:
2014年3月20日,巴黎图书沙龙开幕,这次书展阿根廷是主宾国,上海市是主宾城市
赵丽宏、程小莹与法国作家对谈《上海的文学杂志》 王安忆巴黎图书沙龙演讲
“上海是很多人的故乡”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要闻2014
吴朗西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举行
2014年11月5日 06:10


    “吴朗西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吴朗西文集》首发式”日前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举行。

  吴朗西是现代著名的编辑家、出版家和翻译家。1926年赴日本留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毅然回国,从事翻译及教育工作。1934年担任《美术生活》的编辑,并兼任《漫画生活》月刊的编辑。1935年参与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从1935年到1954年,大约20年的时间里,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大量人们至今耳熟能详的优秀文学作品和外国经典名著,包括鲁迅的译著《小彼得》、《死魂灵》、《故事新编》等。

  吴朗西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出版家,还是一位翻译家。1931年回国后,他翻译了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的《五年计划的故事》,介绍当时的苏联建设成就。他原拟翻译雷马克的《战后》等一系列世界名著,可惜“一·二八”事变的炮火将他的译稿、书籍等付之一炬,也暂时中断了他的“翻译梦”。新中国成立后,他翻译了《好医生》、《沃尔夫童话集》等多部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还曾与丰子恺合作出版《童年与故乡》、《蒙古短篇小说选》等。

  由上海鲁迅纪念馆编辑、上海书店出版的《吴朗西文集》同时首发。该文集收录了吴朗西代表性的两部长篇译作:前苏联作家伊林所著的《五年计划的故事》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勒夫所著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文集还搜集了他在刊物或报纸上发表过的零星译作及自传、回忆性文章等。与会专家认为,吴朗西具有那一代知识分子特有的品格——抱着教育救国、文化救国的美好心愿,为了理想从不气馁、从不退缩,给后人诸多启示。




选稿:丛山  来源:文汇报  作者:李婷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