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9月27日14:00巨鹿路675号,在上海作协大厅将举行写作计划第三场中外作家交流会,主持人为著名作家孙甘露,嘉宾为丹麦作家Hans Henning Harmer,匈牙利作家Imre Korizs 和Péter Gerocs,以及上海作家小白,他们将共同畅谈“时时刻刻”,欢迎读者参加!活动免费参加,报名方法:
详情
获颁第六届鲁迅文学理论评论奖,张新颖说:"文学研究是我爱文学的方式。"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词
东坛网友相聚上海闲话
晒晒文革时的小学生课本
那尼的个人空间
上海的时髦一度由妓女领导的?
钱乃荣的个人博客
中国诗
癸巳中秋(外一首)
中秋祭祖
让网络作者获得稿酬不是小事
用户名:
密 码:
2014年3月20日,巴黎图书沙龙开幕,这次书展阿根廷是主宾国,上海市是主宾城市
赵丽宏、程小莹与法国作家对谈《上海的文学杂志》 王安忆巴黎图书沙龙演讲
“上海是很多人的故乡”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要闻2014
巴老笑容拂去迷茫和沉郁
2014年11月11日 10:55


 

 

巴金的笑——祁鸣镜头中的巴金摄影展”开幕。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纪念巴金先生110周年诞辰系列纪念活动揭幕 巴老笑容拂去迷茫和沉郁

 

  女儿小林为巴金剪手指甲、巴老与其漫步林荫道、上世纪80年代合家团圆吃年夜饭、巴金与外孙女端端合影笑得眼镜都要掉下来……一张张温馨的照片背后,充满着一份份浓郁的亲情。日前,位于巨鹿路681号的海上艺术馆内,被怀念、温馨充斥着,“巴金的笑——祁鸣镜头中的巴金摄影展”拉开了“纪念巴金先生110周年诞辰系列纪念活动”的帷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市民可免费前往观展。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巴金故居、上海八号桥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主办,展出了84幅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巴金先生生活、写作、交往的照片,这些照片是从上海电视台记者、摄影师祁鸣拍摄的几千幅巴老照片中挑选出来的。

  

笑容,告诉大家文艺的春天来到了

  不同于以往的展览,此次摄影展的作品集中展现了巴金的笑容,有和知己老友畅谈时的满堂欢笑,有和朋辈后生在一起时的真诚欢笑,有被逗乐时的开怀大笑,也有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慈爱的笑。而最为让人动容的,无疑是那张《劫后的笑声》,那是“十年浩劫”之后,僻静的湖南路上,深深的庭院杂草丛生。巴老那时刚获得“解放”,但有些问题似乎还没有定论,来看望他的人很少。祁鸣和张乐平的到来让巴老很高兴,祁鸣向巴老表达了要拍几张照片的愿望,巴老爽快地答应了。

  不久之后,1978年1月10日,巴金在家里接待柯灵、孔罗荪、王西彦、师陀等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谈笑甚欢。这一历史的瞬间被祁鸣的相机定格成了永恒。照片被全国各大报刊多次转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老艺术家们的笑容明确地告诉大家,文艺的春天来到了。

  

瞬间,留给读者感动和回味

  在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巴老不仅是文学大师,更是亲切、温暖的邻家老人。这样一位“普通长者”,随时能用诚挚的心和笑容,拂去读者的迷茫和沉郁,坚定对未来的信念,留给读者感动和回味。

  1985年3月26日,巴金到北京参加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幕后,专程去看望冰心老人,同行的还有夏衍,3位文坛老人难得一起合影,神态却如姐弟一般亲密。巴老在西湖边独自沉思、面对鲁迅先生铜像默默凝望的影像、步履不便还坚持送客到门口的温暖身影……诸多富含生动细节的瞬间都由祁鸣收录下来,展现了巴老真实的生活、真诚的心灵。

  生于1933年的摄影家祁鸣,30岁时开始从事摄影、摄像工作,是中国第一代电视工作者,曾拍摄了电视片《访老作家巴金》。1977年,在画家张乐平的引荐下,祁鸣见到仰慕已久的巴金,萌生记录巴金先生音容笑貌、留存影像资料的想法。在反复要求下,巴老同意其拍摄。从此,祁鸣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了巴老生活、工作中很多珍贵的瞬间,并与巴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多年来,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上海为巴金授勋,巴金获“但丁国际奖”,巴老与文坛名家的一次次聚会、出席重要文学活动、回故乡探亲等各项活动,祁鸣都跟踪拍摄、全程记录,积累了数千张有关巴老的照片以及电影与电视资料。




选稿:丛山  来源:文汇报  作者:徐维欣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