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9月27日14:00巨鹿路675号,在上海作协大厅将举行写作计划第三场中外作家交流会,主持人为著名作家孙甘露,嘉宾为丹麦作家Hans Henning Harmer,匈牙利作家Imre Korizs 和Péter Gerocs,以及上海作家小白,他们将共同畅谈“时时刻刻”,欢迎读者参加!活动免费参加,报名方法:
详情
获颁第六届鲁迅文学理论评论奖,张新颖说:"文学研究是我爱文学的方式。"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词
东坛网友相聚上海闲话
晒晒文革时的小学生课本
那尼的个人空间
上海的时髦一度由妓女领导的?
钱乃荣的个人博客
中国诗
癸巳中秋(外一首)
中秋祭祖
让网络作者获得稿酬不是小事
用户名:
密 码:
2014年3月20日,巴黎图书沙龙开幕,这次书展阿根廷是主宾国,上海市是主宾城市
赵丽宏、程小莹与法国作家对谈《上海的文学杂志》 王安忆巴黎图书沙龙演讲
“上海是很多人的故乡”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要闻2014
市民写作达人讲述上海情结
2014年11月16日 08:00


    市民写作大赛吸引柏阿姨参加

 

 在弦乐伴奏声中,演员蔡金萍以舒缓、低沉的嗓音,品读作品《甜爱路,从此与我有了结缘的小路》,上海的风情和影像在观众面前一一铺展,上海的温度和质感也一一呈现; 藏族女孩扎西尼珍只身一人来上海读书,从一件小事中感受到上海的温暖和包容,写出《有爱的地方就有家》,经名家声情并茂地朗读,感染了在座每一位观众;资深编辑、记者赵元三用苍劲、细腻的笔触,回忆、叙述了与一代文学大师巴金的交住,通过诵读作品《我与巴金的三次会面》,揭示出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人民作家”巴金在那个特殊时期的文学创作和处境……昨日,201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In上海”市民写作大赛颁奖典礼在普陀区图书馆举行,百位“市民作家”由此诞生。他们的作品被分为“书香情缘”、“岁月影像”、“眉目亲情”和“使命梦想”4大版块,从不同角度解读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与去年“十大赛事”偏重舞台演出不同,今年的市民文化节主打“听、说、读、写”,更加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推动市民多阅读、品经典、知传统、说梦想、写美文。此次写作大赛倡导“生活即写作,写作即生活”,鼓励市民将目光投向生活,表达感悟,关注当下,展望未来。


  据主办方透露,作为写作大赛主体版块的“IN上海——倾听你的上海故事”,旨在让市民抒写与上海血脉相连的情怀,全市3万余人参赛,选送组委会稿件3857份,投稿相当踊跃。此外,“书本里的童梦——我与小伙伴的奇幻之旅”、“@姆妈的模样”——微写作比赛、说出我的梦想——“写给20年后的自己”电子明信片创作活动等,也以线上线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吸引了不同年龄的市民写作达人。


  昨日颁奖环节,柏万青的出现让在场观众兴奋不已。原来,这次市民写作大赛,柏阿姨也投了3篇稿件,其中一篇《我与豆豆》获得了“眉目亲情”奖。在接受采访时,柏阿姨说,看到大赛征文启事后,她就一直在构思,总想把过去的一些事情写下来。“这个活动办得太好了,可以开拓人的思维,鼓励大家动笔、动手、动脑,能够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还能提升个人的文化内涵”。




选稿:丛山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高磊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