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经市委批准,上海市作家协会第九次会员大会将于9月23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届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将出席大会,大会将听取并审议市作协工作报告,审议修改协会章程,选举产生市作协第九届理事会。
详情
保持勇气、继续努力,不能辜负上海这座城市给予我们的文学资源。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黄宗洛陈强,一路走好
关于写上海话……
走进石库门
也说看电视剧《知青》的想法
点说史上“金莲”事
贾平凹之“人生”和“平凡的世界”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杂司谷的“墓”
中国80后作家联名抵制周立波
余秋雨写给学生们的一封信
用户名:
密 码:
9月2日“2013上海写作计划”启动,今年的主题为“呼吸”。
2013上海写作计划第一场报告会举行 “真正的诗歌不会因翻译而破损”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文学原创
枫桥夜泊
2013年9月24日 11:02


 

 

图像

 

 

    为了追寻张继的《枫桥夜泊》,我特地留了半天的时间去了诗中的寒山寺及枫桥镇体会其中意境,唯一可惜的不是晚上去的。

    枫桥镇不大,寒山寺也很小巧,张继泊舟处离寒山寺也就是五分钟的步行的路程,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地方,因为张继的《枫桥夜泊》而成为千古胜地,寒山寺也成为十大名寺之一。但是这个中奥妙,却也不是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道得尽的。

    寒山寺很小,寺门西开,临河。这立在寒山寺门前的照壁,还有一个小故事在其中。话说当年修葺寒山寺,住持想请书法大家为寒山寺书写寺名,于是找了当时大名鼎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来题字,结果老祝大笔一挥写了“寒山”二字便搁笔了,对住持说“我老祝写字要收钱的,一个字一千两。”住持一听,十分难办,左借右凑共筹得两千两给了祝枝山,剩下的一千两是无论如何也凑不出了,于是只从祝枝山那里得了“寒山”二字。剩下一个“寺”字怎么办?当时浙江东湖有一位名士叫陶浚宣,他对住持说:“我来帮你写这个‘寺’字,不要钱,但是要在寒山寺的寺名下落我的款。”住持听后觉得这个要求可以接受,于是就有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面照壁。此照壁上的“寒山寺”三个字,看上去确实是两种风格,“寒山”二字古朴苍劲,而“寺”字看上去平淡无奇,但是这个小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寺中所供奉的佛也与其他寺庙有些差异。寺内有寒拾殿,供奉的是寒山、拾得和合二仙。这两人是唐代有名的诗僧,《全唐诗》中都有收录他们的诗。相传寒山、拾得本是七世冤家,经丰干禅师点化,终于和好,朝夕相处,亲密无间。他俩一持荷花,一捧净瓶,谐音“和平”。此处多有夫妻来拜,求夫妻和睦,百年到老,我是一个人去的,所以就没有拜,呵呵。过了寒拾殿,可到妙利普明塔,此塔在寒山寺建寺时就有,但是几经损毁,现在的妙利普明塔是1996年建成的,本来此塔是观看寒山全景的好去处,但是只让登到第二层,实在是扫兴。塔的四周碑廊,列示的是古往今来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枫桥夜泊》,让人实在是看的痛快。 

    说到这《枫桥夜泊》的石碑,里面的故事可多了,我在此只能简单述之。《枫桥夜泊》石碑中最有名的是清代俞樾所写的枫桥夜泊碑。因为日本人把《枫桥夜泊》这首诗编在了小学课本里,所以是个日本人就知道《枫桥夜泊》,日本人对它的喜爱更是达到疯狂的地步,不仅在日本也建了一座寒山寺,诗中“夜半钟声到客船”,当年那口敲出张继所听到的钟声的那口古钟,更是被小日本强行抢走。然而小日本并不知足,他们仍觊觎这快俞樾的碑刻,并以举办“东亚建设博览会”为借口,指明要当时的伪政府将此碑运往日本,其实是做好了让此碑有去无回的准备。当时的社会名流及爱过人士极力保护此碑,汪精卫政府无奈想仿制一大理石碑运往日本,然而小日本坚持要此碑的原件,双方相持不下。后来,一个离奇的事件使得负责这一掠夺计划的松井石根忽然放弃了夺碑的想法。为了不让俞樾的《枫桥夜泊》碑被日本人夺去,当时爱国人士请了一个著名的碑刻大师,刻了一块一模一样的《枫桥夜泊》石碑,准备以假碑去应付日本人,但是恰恰就在假碑刻成的第二天,这位大师惨死在寒山寺门口。松井这个小日本命人将尸体运回检查,发现尸体的衣服口袋里有一血书:“刻碑、亵碑者死!吾忘祖训,合遭横事!”意思就是谁都不可以打诗碑的主意,否则不得好死。这吓的松井这个小日本一身冷汗啊,可是吓归吓,这个小日本还是心有疑虑,再加上自己是个中国通,于是对诗碑的诅咒进行了研究,结果惊讶的发现,此诅咒竟真的存在。据野史记载,这个诅咒是唐朝皇帝唐武宗发出的。“诅咒说,书刻《枫桥夜泊》者不得好死。而且,传说北宋翰林院大学士郇国公王珪、明代才子文徵明、清代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俞樾,都因书刻此诗不得好死。”这下可把松井这个小日本吓坏了,马上放弃了无耻的掠夺计划,从而我国的国宝诗碑也保存了下来,使得今人仍然可以瞻仰。但是小日本对寒山寺和此诗碑的崇拜热情仍然不减,基本上来中国旅行的日本人都必去寒山寺跪拜瞻仰。

    张继因六次科举不得志而写下的《枫桥夜泊》,没想到引出这么多故事,据说在张继听到寒山寺的钟声后,第七次科举就中了,于是大家就认为寒山寺的钟声有灵气,都来一闻求福,特别是在除夕夜,此风尤盛。

    出了寒山寺,可上一江村桥,此桥与不远处的枫桥为姊妹桥,这两坐桥方是张继诗中的“江枫渔火”。然而现在因旅游的开发,诗中的意境恐怕是再也寻不回来了,这也是现实的矛盾啊,古人所到了地方今人就想去看看,看了以后那感觉也就没了,矛盾归矛盾,但还是想去看,不过一次足矣,呵呵。

 

   未央歌新浪博客空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9900d0101hhuf.html

 

    




选稿:丛山  来源:未央歌  作者:勿飞(上海)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