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丹霞山管理委员会联合《光明日报》、《散文选刊》、《上海文学》、天津开意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举办第二届“我心中的丹霞山”全球华文散文大赛,并邀请香港《明报月刊》、《澳门日报》、世界华人旅游文学联会协办,面向全球征集抒写丹霞山水的名篇佳作。征稿截止日期:2014年至10月31日。大赛办公室:1632755450@qq.com
详情
我希望能通过文字,为她们和民国时代哪怕留下一个剪影也好。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词
东坛网友相聚上海闲话
晒晒文革时的小学生课本
那尼的个人空间
上海的时髦一度由妓女领导的?
钱乃荣的个人博客
中国诗
癸巳中秋(外一首)
中秋祭祖
让网络作者获得稿酬不是小事
用户名:
密 码:
9月2日“2013上海写作计划”启动,今年的主题为“呼吸”。
写作不只写在纸上 还写在读者意识里 驻市作家在爱尔兰驻沪总领事官邸朗诵文学作品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文学原创
家乡的四季(散文)
2014年3月18日 17:37


家乡的春天

 

    家乡的春天,是渐暖的空气、破冰的流水、吐芽的苞蕾、青青的麦苗。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家乡的春天是早春第一缕曙光融化茅草屋顶厚厚的积雪,屋檐下冻冻丁末梢的水珠一滴一滴打在廊阶上袅袅升起的蒸汽。

    家乡的春天是多彩的,演绎春天的方式是撼人心魄的。春天在哪里?在鸣啭的黄鹂声中,在含苞的迎春花中,在缠绵的春雨丝中。家乡的春天,是渐绿的柳丝梢尖微点、河湖水面漾起的泛泛涟漪。

    家乡的春天,是桃树婉约伸展的墨绿色枝条上尽情绽放的骨朵,是围着千岛万垛风中摇曳飘扬的金灿灿的油菜花海盘旋飞舞的小蜜蜂。

    家乡的春天,是黄红白三色相间的蚕豆花,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昂刺鱼、虎头鲨,是香椿、马兰头、繁芽头、荞荞儿扑鼻的清香。

    春天,是耕耘播种的季节。春华秋实,撒下一粒种子,便种下一份希望;流下一滴汗水,便灌溉一份守望。家乡的春天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无限的美丽与生机盎然的气息。我爱你,家乡的春天!

 

 

家乡的夏天

 

    家乡的夏天,是漫长而炎热的。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家乡的夏天是翠绿的粽箬和散发着米香的粽子,是夜空中飞舞的流萤和月光下追逐的快乐。家乡的夏天,是夜晚拿一张草席铺在河堤上乘凉,躺在闪着湛蓝幽光的满天星星的夜空下,手里摇着蒲扇驱赶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和讨厌的蚊虫,在蝈蝈们一阵又一阵演奏夏夜的曼妙之音中,听妈妈讲述牛郎织女、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夏天家乡的小河最美,站在河边透过清澈的河水能看到河底碧绿柔曼的长叶子水草,以及在水草里自由自在的游鱼和横行着的螃蟹。家乡的夏天,是与小伙伴们赤条条的跳进清洌洌的河水里嬉戏玩耍,憋住气一个猛子扎进河底在光溜溜的河床上摸河蚌的时光。

    家乡的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夏天的花是灿烂的,撇开月季、玫瑰、茉莉、鸡冠花 、晚饭花不说,庭院花台上盛开的洁白的栀子花,其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让你陶醉。村边池塘里告别了苞蕾的五颜六色的荷花绽放着清丽的笑容,在轻风拂送下舞动着叠翠的裙裾,隽秀的枝杆无不在向你展示着夏的风情,让你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家乡的夏天,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的。在我少年的记忆中,家乡的夏天是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父母亲弯腰躬背挥镰割麦,我和弟弟跟在后面汗流夹背的捡拾麦穗,草帽下滴滴汗水滚落在发烫的土地上冒出的丝丝热气。署假期间,为了一天能挣二分半工(当年一分工值五分钱,可买一只鸡蛋),生产队里安排我下田戽“二道坝”,一个人负责戽二条船的河泥。大劳力们将罱来的河泥从船上戽到河岸堤埂的“二道坝”上,我再从“二道坝”上将河泥用戽锨戽到农田里。戽“二道坝”绝对是一个体力活,沉重的戽锨将手掌磨出一串血泡。太阳毒辣辣地烘烤着大地,戽完一船泥,腰酸背疼的我躺在高高的杨柳树下,身上印着树叶斑斓的阳光,听着蝉虫的鸣唱,闻着不知名的花草掺合着太阳的味道散发出的诱人香气,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苦中有乐陶醉其中。是呵,没有艰辛,哪有收获;没有炎热的夏季,哪来丰收的金秋。

    人生旅程中的夏天往往更为短促,弹指一挥间两鬓已如霜。曾经给过我快乐童年的家乡的夏天,那里藏着我内心深处浓浓的乡情。家乡的夏天虽然已经成为甜蜜的回忆,但却令我回味无穷。我爱你,家乡的夏天!

 

  

家乡的秋天

 

    跨过繁花似锦的春天,越过激情似火的夏天,我们走进了硕果累累的秋天。儿时记忆中家乡的秋天,是清甜脆嫩的菱角,是黄多油满的螃蟹,是“咬秋”时的红瓤西瓜绿瓤香瓜,是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米甜酒,是霜重菊黄芦花飞白枫林染赤,是垂着丰满穗头的黄灿灿的稻谷,是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的季节。

    家乡的秋天,广袤的田野遍地金黄,似一幅色彩艳丽的油画。太阳洒下金黄色的光芒遍染一望无际的原野,金色的稻浪在秋风里蕴育着无限生机。颗粒饱满谦虚地低着头的沉甸甸的稻穗,好像是在感谢大地养育之恩。想起高中毕业回村务农的日子,我学会了 挖墒、挑渣、栽秧、罱河泥、割稻等农活。最难忘的是秋收割稻,躬着身子,先用左手把稻子揽在怀里,然后右手握着镰刀插进稻丛中“唰唰唰”的割稻。捆稻时锯齿状的稻叶常常扫到脸和手臂上,留下一道道又痛又痒的淡淡红痕。割稻的人身躯在稻浪里起伏着,身后留下一个个结实的稻把。一捆捆沉甸甸的稻把要用把叉挑到船上,再运到打谷场上将稻把抖开铺好,由专人用水牛套上石磙去碾轧。夜里还要被吆起来去翻场,即用草叉翻动稻草使谷草分离。白天割稻挑把劳作了一天,刚刚沉睡在梦中又陡然被叫醒,可想眼皮和腿脚是多么的沉重!一天下来,尽管腰酸背痛,但看到黄澄澄的稻谷颗粒归仓,心中有一种累并快乐着的丰收喜悦!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割稻的日子恍惚间已有40多个春秋了,生活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机械化代替了起早带晚的人工收脱,收割机代替了镰刀把叉,播种机挖墒机代替了钉耙大锹。联合收割机像一艘艘战舰,游弋在金黄色的稻海中,边收割边脱粒,车上一人在驾驶,一人张好口袋等着金灿灿的稻谷流入。机器开过,一片稻子齐刷刷地倒下,乐得合不拢嘴的农民将一袋袋稻谷扛到板车或拖拉机上运回家。如今的秋收秋种,已没有多少人还会用汗水去理解“粒粒皆辛苦”的真谛了。

    家乡的秋天,满载了春之芬芳夏之繁盛,流淌着硕果累累收获季节的情愫。瓜棚攀满藤芋与成熟的瓜果,葡萄架上挂着一嘟噜一嘟噜晶莹的葡萄,柑、橙、橘、柿、鸭梨、苹果……挂满枝头压弯了树枝,给人一种丰盈充实的成就感。那一盆盆傲霜怒放的菊花,红的像火、白的如雪、粉的似霞、黄的赛金,多姿多彩的菊花为金色的秋天增添了许多生机。沐浴在秋风中,看秋花烂漫,赏秋叶绯红,采撷一枚红叶夹在案头常翻的书页里,让醉人的秋色混合着淡淡的墨香。秋天收获着成熟,也播下了希望。麦子在秋天播种,冬天成长,春天里拔节,夏天里成熟,这成熟的果实正是秋天播下的希望。是啊,只要善待土地,就会得到土地的回报;只要辛勤耕耘,就会有金秋的收获。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风秋雨透着萧瑟、伤感和无奈,吹下满地的落红。一片片树叶儿在空中轻盈地飘舞着,那片片火红的、金黄的落叶沾满了秋风的痕迹,正燃烧着她夺目的生命。落叶奏出生命涅槃的欢歌,希冀用行将寂灭的生命为深扎泥土的根须抵挡严冬的侵袭,给不远的春天带去可滋养一片肥沃的土壤。天行有常,人生之秋也同样不可避免。穿越春夏有了阅历有了苦难有了沧桑的人生之秋,收获着成熟与理想,又何尝不是最惬意的时光。而人生在世百岁光阴如梦蝶,辉煌与赞誉终归是过眼烟云。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站在秋天的风景线上,最好把我们的目光放远,这样,我们就有欣赏冰雪的情致。”青春易逝,容颜易老。生命之秋让人心生一种庄严的使命感和人生的紧迫感,也促使人们更加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尽情享受人生之秋的快乐!

 

家乡的冬天

 

    儿时记忆中家乡的冬天,是料峭严寒中呼啸的西北风,是屋檐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冻冻丁”,是打了补丁的笨拙的棉袄棉裤,是和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时的欢声笑语,是在打水机塘里挖黄黑斑纹的大泥鳅,是慈爱的母亲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拾掇零零碎碎的布头纳的百页鞋底,是冰袭雪侵之时挺立枝丫用氤氲的冷香点缀苍茫严冬的腊梅。

    记忆中家乡的冬天特别寒冷。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还没有自来水,家中厨房的灶旁备有一口大缸用来贮水。为了方便挑水和用水,大缸的一半在厨房里,一半在天井里。大缸的四周围着厚厚的草帘子,缸口盖有两爿木制的半圆形盖子。记得从我上初中时起,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河码头上挑水,以确保全家一天的生活用水之需。有时候河面结有好几寸厚的冰,还要将冰砸个大窟窿才好用桶提到水。那时,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在冰上打钱墩子、推铁环、甩瓦片。大人生怕我们掉进冰里,只允许我们在冰结得很厚的夹沟河面上玩耍。

    记忆中家乡的冬天是苦涩的。过了立冬,生产队里就要安排部分劳力去水利工程挑河,留下的男劳力则要下河罱泥了。记得那年上高中放寒假的我,初生牛犊竟学会了用钯沟罱泥。寒冬腊月,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脸和鼻子冻得红红的,罱篙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手指冻得粘篙子。罱泥是个力气活,尽管是天寒地冻的十冬腊月,可罱不了一船泥,就满头大汗了。罱满一船后撑到泥塘边,再用戽掀一掀一掀将河泥戽到岸上的泥塘,手上长满了一层厚厚的老茧。那时的农民苦啊,一个大劳力一天挣10分工才值五毛钱,而时龄17岁的我一天也能挣8分工了,自我感觉像个大人了,疲惫的背后是十分的满足和惬意!

    我喜欢家乡冬天的银白。春天的明媚,夏天的浓绿,秋天的收获,全部蕴藏在冬天的飞雪中。皑皑白雪覆盖了寒冷的冰河、青青的麦苗、居人的屋舍,打造出了一个银装素裹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冬雪把生命融入土地,滋润着千岛万垛的油菜,滋润着返青的麦苗,滋润着迎春的花朵,给人们带来瑞雪兆丰年的期盼。

    人的生命也有春夏秋冬四季,天真烂漫满怀希望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是人生的夏天,历尽沧桑稳健成熟的中壮年是人生的秋天,而霜染白头蹒跚佝偻的老年则是人生的冬天。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生终究要走到终点,绚烂夺目的成就挽留不住跨入暮年的人生之冬。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开心、快乐、自由和幸福的生活。在肃杀的冬日里,只要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

 

    作者自述:

    薛宏金,大学文化,工程师、高级会计师职称,兴化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心灵絮语》、《岁月留痕》。




选稿:芦村  来源:文学会馆  作者:薛宏金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