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日,美国军事悬疑小说开创者汤姆·克兰西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因病去世,享年66岁。
1984年,汤姆·克兰西的小说处女作《猎杀红色十月号》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甚至“惊动”了当时的里根总统。在他的一系列军事小说被好莱坞搬上银幕后,他又转战游戏业,大获成功。他因病去世,没能赶上自己的游戏系列作品《彩虹六号》第14部的发布。
以《猎杀红色十月号》一举成名
汤姆·克兰西,1947年出生于马里兰州的一个普通白人家庭,和大多数出生于战后婴儿潮的年轻人一样,汤姆·克兰西的理想和现实有不小的落差。
此人毕业于社区学院,专业却是历史这种最好在耶鲁读才好谈就业前景的学科,出来从事股票经纪人、保险销售员这样的工作,业绩相当一般。
这个宅男军迷最大的懊恼就是因为视力太差没能接受后备军官训练,从此只能在幻想中梦回军营。一直到37岁那年,《猎杀红色十月号》让他成名。
那年是1984年,美国处在里根当总统的黄金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空前自信,苏联已经一步一步被和美国的国防竞赛、太空竞赛拖入泥潭,这会儿汤姆·克兰西写出一个苏联潜艇叛逃的故事,美国读者欢呼雀跃,就连里根总统也说这本书写得扣人心弦。
此后汤姆·克兰西开始了一发而不可收的军事小说创作生涯,他的小说充满了尔虞我诈的相互颠覆和血肉横飞的战斗场面。
汤姆的作品曾经被美国国防部视为泄密,严查到底有无官员给汤姆提供绝密资料,最后却发现汤姆的写作完全是基于公开资料搜集和自己的判断。
历史系毕业生汤姆·克兰西经常会给历史一些假设,“如果不是,那么会……”一般这样的人,往往更倾向于偏好游戏,而不是结局设定的电影。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汤姆·克兰西的经典著作《红色风暴》就被改编成游戏,汤姆还为此成立了名为“红色风暴”的游戏制作组。在整个1990年代,该制作组并未制造出任何堪称经典的游戏。和汤姆小说中创造的复杂剧情相比,1990年代的游戏技术仍然太落后,还不足以应付建构庞大世界和复杂故事。
此时汤姆·克兰西的小说正是好莱坞制作人最青睐的改编作品,《猎杀红色十月号》、《爱国者游戏》、《燃眉追击》和《恐惧的总和》等作品被相继改编成好莱坞大片,主演是哈里森·福特和摩根·佛里曼等一线影星。
当时的汤姆把精力仍然放在小说和电影上,他以杰克·瑞恩为主角的多部小说均获得白金销量,改编成为电影剧本也获得了不错的票房。但在游戏产业中,此类与现实高度结合的军事题材小说和影片却很难找到对应的游戏种类。
如果把这些小说归入角色扮演类游戏,上世纪90年代的技术水平显然无法重现小说中美苏争霸的波澜壮阔;若作为及时战略游戏则缺少小说中的代入感,当时的第一人称射击技术引擎相当原始,尽管如此,汤姆敏锐地意识到未来的游戏产业可能会成为另外一个好莱坞。
事实证实了他的推测,今年推出的游戏神作作品《罪恶都市》第五代游戏销量破了纪录,已经超过10亿美元,而票房超过10亿的好莱坞大片寥寥可数,而且游戏的成本要低得多。
进军游戏业
1991年苏联解体,汤姆一向擅长的美苏争霸、核战危机系列作品,如《恐惧的总和》无法再继续发展下去。这个保守的共和党支持者、拥枪者也一度试图在《美日开战》、《总统密令》等作品中以日本或中国为对手,不过作品和现实相差太远,自己写着觉得无法说服读者。
最要命的是巴以和解之后,中东冲突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缓和——汤姆·克兰西连中东冲突也没的写了。汤姆和美国政府一样迫切地需要一个长期的对手,否则汤姆无法继续发展他的文学事业,而美国政府则无法跟国会追加国防开支。汤姆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创造出一个新的全球反恐机构作为故事背景。这就是1996年的特种部队题材小说《彩虹六号》。
这部作品创造了一个国际反恐精英团队,对付一切威胁人类和平与全球安全的恐怖及犯罪组织。“9·11”在5年后才让美国受到重创,《彩虹六号》小说并未获得巨大成功,但这是一个出众的游戏脚本。
汤姆看好自己构架的彩虹六号反恐世界,将其同名游戏于1998年推出。
这款游戏是汤姆创造的第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作为现实军事小说大师,汤姆并不强调画面和技术优势,而是希望创造更新的游戏系统来展示自己的实力。玩家不仅需要开枪杀人,还需要在行动前编排作战分队的行动路线和战术,犹如现实中的特种部队指挥官一样。
与彩虹六号同期出现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还有《半条命》和《反恐精英》等,其中《反恐精英》即便在今天仍旧是网吧必备。
从画面的细致程度和游戏的设定来看,《彩虹六号》相比这几部作品是最弱的。在枪战中,第一代《彩虹六号》仅有作为瞄准的十字线,缺乏其他游戏中的枪支和人手动作的表现。然而这丝毫未影响这款游戏成为经典,不少层次较高的玩家很喜欢这种近乎于真实特种部队指挥的游戏模式。《彩虹六号》的理念超前太多,在《使命召唤》系列中,一直到9,才出现了类似指挥部队的关卡。
《彩虹六号》仍旧是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中推出系列作品最多的游戏,已经更新到了第十三代作品。而与之同期竞争的《三角洲特种部队》系列作品已经5年没有后续作品。后起之秀《使命召唤》系列的数量也仅有10个。
彩虹系列已经更新了13代,仍旧难以摆脱小说同名作品改编的印象。《幽灵行动》则是汤姆第一次纯粹的游戏作品,此前并没有小说作为铺垫。
此时的汤姆对于自己在游戏界的能力已经颇有信心,不用依靠读者群就能获得大卖。他是成功的,《幽灵行动》成为XBOX游戏机平台第一款销售量过百万的热卖游戏。
更神奇的是,《幽灵行动》第一部还具有强大的预言效果。就如汤姆在1991年的小说中预言了巴以和平、在1993年的小说中预言了9·11事件一样,这部作品是以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开战为开始的,2008年,他们在现实中真的开战了。
作为美国保守主义的强硬代表,汤姆将任何不接受西方价值观的国家均视为威胁。他的小说中,美军都是纯爷们的牛仔,不烂醉、不把妹、拒腐蚀、人暴躁直爽,战无不胜,反复拯救世界。
汤姆·克兰西在《幽灵行动4》中,把时代背景设定在20年后的未来,战争机器已经发展出机器人和隐形战衣等未来科技,却也仍旧保留着传统的飞机坦克。《使命召唤9》在同年推出,同样也以20年后的未来为背景,就连机器人和隐身衣也都重合了。
汤姆推出游戏的时间正好比《使命召唤》早了半年,这使人们不得不认为后者是一款东施效颦的作品。
创造了两大经典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系列之后,汤姆显然有创造全系列军事题材游戏的野心。他推出的《细胞分裂》系列第三人称射击游戏,挑战此前一直在这个题材世界中无敌的《合金装备》。此类型游戏一直是日本制作公司的天下。
汤姆却依旧一鸣惊人,《细胞分裂》已经严重挑战了日本厂家一统江湖的地位,汤姆在这个游戏中还开始广告植入,在细胞分裂中出现了挺进者等著名战术刀具厂家的经典刀具植入。
2007年可谓军事游戏的发力之年,不仅优秀的军事小说作家加入游戏产业,不少曾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斗过的美国特种部队成员和前线指挥官均被游戏公司吸纳,成为现实类题材的顾问或者编剧。
2009年,汤姆创造了新的空战系列游戏《鹰击长空》,在这个系列的第二代,汤姆继续他的美国主义剧情,开始又是俄罗斯周边爆发战争,然后美国介入,大战俄罗斯和各路恐怖分子,这一代产品已经成为可以对抗日本《皇牌空战》系列的神作。
跨界数次成功之后,汤姆基本上做什么都会大卖,2009年他推出了即时战略大作《终结战争》,这款作品当然还是以美俄大战为背景的游戏(汤姆半辈子都在描写这件事)。尽管他的评分仅有7.8分,不如同期的《英雄连》等同题材作品,销量却远远超过同类作品。
除了剧情之外,汤姆还大胆地采用了超前的声控系统,当时苹果尚未推出Siri,这款前卫的游戏销量仅次于《光晕战争》。
汤姆显然不甘心成为任何第二,他的即时战略游戏《世界战局online》将在年底推出,这款主打连线的游戏据说可能实现多平台对战,也就是说电脑玩家可以和游戏机玩家在网络上对打,甚至手机和掌上游戏机也能加入对战。
这显然是前所未有的尝试,尽管会降低画面质量和游戏效果,汤姆在临行前再次给大家指明了未来游戏的发展方向,多平台的共同在线也许是未来游戏产业的新增长点,犹如云计算给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性。
摘自《博客天下》2013年第28期 作者:朱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