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经教育部批准,同济大学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等单位合作,将于2013年6月1—2日举办“从泰戈尔到莫言:百年东方文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会议,诚邀海内外学者与会。1、时间:2013年5月31日报到,2013年6月1—2日开会……
详情
小说里人物的背景是知青身份,我写的是这代知青的当代群像和他们的当代命运……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黄宗洛陈强,一路走好
关于写上海话……
走进石库门
也说看电视剧《知青》的想法
点说史上“金莲”事
贾平凹之“人生”和“平凡的世界”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杂司谷的“墓”
中国80后作家联名抵制周立波
余秋雨写给学生们的一封信
用户名:
密 码:
2012年09月26日下午,各国驻市作家来到上海作协大厅,与上海作家进行座谈交流。
第三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第二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作家访谈
西北作家王新军:乡村生活是我写作的动力和源泉
2006年9月5日 12:58


  著名作家王新军(2004年11月10日14:00——15:00)聊天实录
  image
  王新军:各位网上的朋友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文学会馆及《上海文学》的编辑,是他们的关心,促成我这次西北风系列访谈当中的亮相,我将认真回答各位网友提出的问题,谢谢!

  网友:您对上海印象如何?你觉得你的作品能在上海赢得读者吗?

  王新军:我对上海没有直观的印象,但是我觉得我的小说在上海会有人喜欢。
  
  网友:在你所创作的作品中,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目前自认为最好的作品是哪部?

  王新军:我的作品中我比较喜欢《农民》、《大草滩》,还有《大地上的村庄》。目前最好的还没有。

  网友:你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北京吗?能谈谈你心目中的上海吗?对海派文化有看法没有?

  王新军:我去过北京,十三年前。我心目中的上海,和纽约和巴黎几乎都是一样的,我很喜欢海派文化,包括有代表性作家的作品,比如王安忆。

  网友:你心目中的西北或者说甘肃是什么样子的?兰州是个什么样的城市?你经常去吗?在上海也可以吃到兰州拉面的,挺好吃的,你喜欢吃吗?

  王新军:甘肃是我的故乡,我热爱。它有荒凉的一面,也有现代化的都市,比如说现在,我就在乡村和大家上网聊天。兰州是黄河边的一个城市,但我经常不去,我大多数早点吃兰州拉面,上海的拉面没吃过,我想有机会一定到上海吃兰州拉面。

  网友: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最欣赏哪一位?西北作家与南方作家的区别又是什么呢?能谈谈吗?

  王新军:我最欣赏的是莫言,因为他的写作比较自由,另一外比较欣赏的张承志,他使我的心灵可以获得某种提升。西北作家与南方作家区别,我觉得作为作家区别不大,因为他们都是一个写作者,如果说区别的话,着言点不同。

  网友:你会一真继续这种创作风格和追求吗?是否现在还经常赶着牛羊去草滩上,我能想像那种面对蓝天和草原的目光一定是欣喜的,内心会涌起更加强烈创作的冲动或倾诉的欲望,是这样的吗?

  王新军:我目前的创作风格还没有定型,我会自己探索。现在已经不是赶着牛羊去了,而是骑着摩托车去了。不同的是,可能骑着摩托车更放松一些。

  网友:我更愿意关注一个作家在成为“作家”前的那段经历。因为那种经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家的未来。请你谈一谈你写《八墩湖》之前的那段生活经历?《八墩湖》是你走上文坛的处女作吗?

  王新军:在写《八墩湖》之前,我从牧人变成了乡干部,这段生活经历是从自由走向被约束的过程,同时也是小说创作的素材,所以我的小说中经常有牧人生活的影子。《八墩湖》不算我的处女作,我的处女作是1988年的《荒坟》。

  网友:喜欢你作品中那种浓郁的乡土风情,令我想起前辈作家李准还有刘绍堂等。看介绍说你从父辈手里接过的是牧羊鞭,那些生活是你写作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吗?能谈谈你是如何走上写作道路的?

  王新军:乡村生活是我写作的动力和源泉,我走上写作道路的最初原因是中学时对作文的热爱。

  网友:您家乡“玉门”,是古诗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吗?读您的作品,能够感受到那种深厚广袤的泥土气息。能谈谈您内心最接近或者最喜欢的作家是谁?您认识上次来东方网聊天的雪漠先生吗?

  王新军:你说对了,就是古诗中“玉门”,我和雪漠是好朋友,我也很喜欢他的小说。

  网友:以见文章介绍中说,你的那篇《民教小香》的小说改编权,被你无偿提供给了北京某影视单位。我想问你的是,出售一部小说改编版权的稿酬,不知道要超过你所得小说稿费的多少倍,你怎么会放弃的呢?你太太知道吗?她难道没有意见?

  王新军:因为拍摄单位是一个院校,因为拍摄经费比较紧张,小说又是农村教育题材,所以他们让我支持农村教育题材电影的时候,我就把版权费的事情放弃了。我太太当时不知道,后来知道了,也已经晚了。

  网友:新军作家,你没有受过专业的写作或相关如中文等教育,从你的简历来看,读书生涯也不长,是吗?那么,我想请问你又是如何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从一个乡文化干事成长为专业签约作家,得到过高人的指点还勤奋的必然成果呢?

  王新军:我确实没有受过专业的中文教育,从高中毕业以后,我基本就是自学,但是我的读书生涯并不短,值得我骄傲的事,有一个3000册书的书房,我曾经在上中学的时候,因为买书多,卖掉了母亲准备好的麦种,但是母亲并没有过分的责怪我,因为她认为读书多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从心里感激我的母亲。在从文化干事到签约作家的过程中,主要是勤奋,和高人的指点也是分不开的。

  网友:请问王先生,你的《农民》发表在《读者》2000年年2期,对于这篇小说我认为,它在新时期“新农民”题材小说中,它的韵与美,促成了当下文学对于乡村生活新的认识和思考,请问:您在创作的过程中,您对农民的具体生活和客观生活对比的同时,是怎样感触的?

  王新军:我对农村生活比较熟悉,从小生活在农村,我对这种生活的感触,已经渗透到血液里,我对农村生活的写作就是对这种生活的倾诉。农村生活很苦,但是也有自得其乐的时候。

  网友:王新军先生,在你写作的过程中,你取材的范围是否来原于自己的真实生活?

  王新军:有一部分来源于我自己的真实生活,但大多数都不是,小说就是小说嘛。

  网友:王新军先生,《人民文学》10期上看到您两篇小说。一个作者在《人民文学》一次上两篇作品是不多见的,请问你是和它们有关系么?

  王新军:我目前不认识《人民文学》任何一个人,在发表这两篇小说前,我寄给他们很多小说,都退稿了,这次一起发了两篇,我谢谢他们。

  网友:你一直生活在农村,而且作品也是以熟悉的农村生活为背景展开叙事,假如现在让你选择北京或上海,你愿意离开吗?会选哪个城市?是上海吗?

  王新军:我可能会短时间离开乡村,但不会长久。因为我的根一直在生活过的地方,离开他,我不知道我会写出什么。

  网友:《与村庄有关的一头牛》读来很亲切,我小时候也是生长在农村的,对牛有一种深厚的感情,是什么东西触动你来写牛的?是牛的勤勉和无闻还是奉献精神。觉不觉得你也是西部草原上的一头牛,默默耕耘多年,才有一点收获。

  王新军:《与村庄有关的一头牛》最初的写作动因,是因为一个年迈老人去世有关。我觉得一个村庄,一个人,一头牛,他们的生命都是息息相关的。在这篇小说中,我更多的溶入了对时间,对生命的思考。

  网友:作为一个西部作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心肯定是纯净梦也是执着的,对吗?在你面对生活的时候,关注的又是什么呢?

  王新军:我觉得对现在西部作家创作、生活的环境,并不封闭,对世界上的信息可以随时了解。我面对生活的时候,关注是那些市民的声音。

  网友:在你的创作中最大的困惑在哪里?又是如何找到答案的?

  王新军:我创作最大的困惑就是对我生活这片土地,缺乏理性的思考。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进行远距离审视。

  网友:作为一个人,除了写作,你还有其它爱好吗?

  王新军:我也有其他爱好,写毛笔字,也喜欢唱歌、喝酒。

  网友:还能记得您的中学语文老师吗?老师一定为你的文学成就高兴并骄傲吧

  王新军:我记得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她姓刘,还有其他的一些老师。我感激他们!他们对他们的学生能成为作家,不太相信,有那么一点怀疑,他们看了我的小说,觉得不是我写的。

  网友:王新军先生,我在近期的《文艺报》上看到一篇评论文章,把你定位为“中国当代抒情乡村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并且排名的迟子建、陈忠实之前。你能就此说点什么吗?

  王新军:我乡村题材的小说,我觉得应该归类为抒情乡村小说,我觉得这样定位比较满意,我始终努力的在小说中抒情,我同时也写诗,在诗歌方面的探索也一直是直着的。迟子建、陈忠实都是我的前辈,他们的小说是我走向创作之路的范本。

  网友:以同龄人眼光看现代城市,你喜欢上海吗?你如何看待目前的城市文学作品?你会觉得那些作品是无病呻吟吗?毕竟你生活的地方和上海以及南方一些城市有着很大文化差异。

  王新军:从电视上看,我比较喜欢上海,我觉得目前的城市文学中也有精品,一个人生活在城市或者农村,他们都是在生活,都有生存的压力,文学是表现他们的生活,只要是真实的,我们就应该支持。

  网友:您几十年生活中,给您印象最深的或者说心灵震撼最大的是什么?假如不是写作,您希望从事什么工作?您妻子支持您写作吗?目前的收入够养家糊口吗?

  王新军:震撼最大的事情应该是父母亲的去世,它使我对人生的生活都重新进行了一番思考。假如不写作,我肯定是一个好牧人。妻子支持我写作。目前的稿费收入,来养家糊口,危险。

  网友:没有想过去其他城市并开拓另外的文学题材?

  王新军:我的小说创作有两种计划,一是写乡村题材,城市题材我也开始接触,并且不久可能会有一部长篇要出版,请大家关注,小说名字叫《人生八卦》。

  网友:你笔下的村庄离我们遥远而且并不富饶,你作品中的人物也比较简单而不怎么浪漫,可是阅读后,却能体会到故事后面的许多许多,能看到生活的原态和本真的底色,并感受到您内心的温柔和善良还有乐观。你的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意蕴都与其他城市的文学作品有着很大区别的,能谈谈您的写作感想吗?你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吗?

  王新军:我更注重作品背后给人的东西,这就同时做画的留白一样。我的农村小说,在根本上说跟城市作家的小说有区别的,因为我们关注的不是同一件事情,生活的环境也不一样,关注的人物也不一样。

  网友:很欣赏这两次的西北作家来文学会馆作嘉宾聊天,也感谢《上海文学》的编辑,是他给这里的文学聊天带来清新的西北风文学气息。什么时候请徐老师也来此指导,好吗?

  王新军:应该让《上海文学》的编辑老师也上来和我聊聊。
  
  王新军:不知不觉一个小时了。感谢东方网给了我这次大家对话的机会,也感谢各位网友,经常光顾嘉宾聊天室,我将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回报关注、关心、支持西部文学的朋友们。谢谢大家!




 来源:文学会馆(2004年11月10日 15:29 )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