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丹燕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
书号:978-7-5321-3622-3
定价:48.00元
陈丹燕:这本书写给孩子们
十四天随科学考察团北极之行的所见所闻,让陈丹燕完成了《北纬78度》并交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昨天上午坐在温暖的冰淇淋店,说起遥远的北极,陈丹燕仍然充满了热情:“去之前,对北极几乎一无所知。回来就想为孩子们写这样一本书。因为等他们长到我这样的年纪,可能就看不到我所看到的东西了。”
2008年,中国作为国际极地年的新成员之一,首次参加了世界各地极地保护和宣传的各项活动。挪威外交部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组织了中国大学生北极科学考察团,陈丹燕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随团参加了为期十四天的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的考察行程。考察团从奥斯陆的前进号博物馆和挪威科技馆开始,至特罗姆索的极地研究所,经朗伊尔城北欧大学极地中心,到达新奥尔松北极研究中心的中国黄河站,途经17000公里。陈丹燕沿途参加了各种北极知识讲座、大学短期课程培训、极地野外徒步冰川及海冰考察等活动,随科学家们一起考察了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对环境的永久性破坏、北极脆弱的生存环境等现象。陈丹燕说,那是一次印象很深刻的旅行。
耗半年心血完成的《北纬78度》分上下两本套书,一本是北极影像;另一本用来盛载文字。书做得素雅而高洁。书中讲述了一个崩溃的世界,这是一个富有终极意义的世界。陈丹燕说,与自然相比,一切人类的文明都散发着塑料的味道。“只有来到遥远的北极,才能体会到地球本身才是终极的文明。”她说,站在北纬78度的地方,看到那些碎掉的冰盖,被污染的脏雪,感到的是一种愧疚:如果不是人类,自然的一切原本那么美而有序。
陈丹燕说,她拍了500多张照片,还准备到一些公共图书馆和学校作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北极讲座,分享她这次北极之行的体验,告诉青少年们一个真实的北极,让孩子们知道环保对北极气候、全球生态的重要影响。 (来源:《解放日报》2009-12-30)
|